来源:简盈财观
首发/简盈财观
Jian Ying Cai Guan
作者/齐思
编辑/FENGLING
最近,股市有点热。
8月18日“上证综指创十年新高”登上热搜,随后一路慢涨,‘慢牛’行情备受关注。
中证A500指数最近也创了年内新高,是时候再来关注下A500ETF了。
中证A500ETF,去年闪光熠熠的“明星ETF”,绝对的“吸金王”。
犹记得去年9月、10月,A500ETF营销大战的轰轰烈烈。
当初,各家中证A500ETF均从20亿的发行规模开始,直到百亿、200亿,甚至要冲击300亿规模…
仅仅两个月规模就突破了2000亿元,迅速晋升为‘A股第二大宽基指数’。
不过,今年中证A500ETF经历了一场”集体尴尬“,年内规模缩水超700亿、净值徘徊在1元附近…
随着股市热度的升高,净流入和成交额才开始回升。
股市3600点、3700点,“用A500来压压舱”,与A500ETF有关的推文明显增多。
冲规模争排名、自购增信心、产品更名等等开始出现…
很明显,头部机构A500ETF持营战又打响了。
- 1 -
中证A500ETF‘头部争战’
A500ETF规模格局持续“洗牌”,尤其是头部机构。
最惊艳的,当属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年中关键时点登上冠军宝座后,成为目前唯一一只规模超200亿的产品。
曾经的“王者”-国泰中证A500ETF,规模做了一趟“过山车”,规模缩水了百亿左右,如今位列第三。
同样规模坐了过山车的还有招商基金,年内规模缩水80亿元,已经暂时退出了“前十”的竞争。
另外,
景顺长城、富国基金以及银华基金等旗下A500ETF产品,规模缩水超过60亿元。
纵观头部产品,规模超百亿的,只剩下7只。
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都来自ETF大厂,比如,易方达、华泰柏瑞,也是现在冠亚军,年内规模都是正增长。
在头部机构持营战中,易方达A500ETF表现的很稳。
仅仅从7月10日-8月20日,易方达A500的规模就增长了40亿元。
这40天期间,华泰柏瑞和南方基金规模增长了14亿元,本轮持营战中,表现都不错。
国泰基金在失掉冠军宝座后,规模一度缩水40%,最近也在发力持营战,规模慢慢回升,加入头部争战。
很明显,前四家A500ETF,尚未拉开明显差距,打得正酣。
相对来说,
景顺长城和富国基金旗下A500ETF规模都缩水了30亿左右,直接跌出了百亿阵营。
招商基金旗下A500ETF规模缩水25亿元。
这三家,最近在“随缘”?或已躺平?
- 2 -
‘马太效应’显现
据8月20日数据,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产品数量达到32只,规模约1806亿元。
相比于年初的24只产品,规模2578亿元,整体规模缩水了30%。
马太效应显现。
规模排名前四的产品,合计占比达40%;7家百亿规模A500ETF,合计占比超65%。
如果与沪深300ETF产品对比,当前中证A500ETF内部分化程度已超越。
尽管头部产品的集中度还不及后者,但尾部的数量已经超越。
五只A500ETF产品规模不及2亿,分别是申万菱信中证A500ETF、永赢中证A500ETF、浦银安盛中证A500ETF、兴业中证A500ETF、融通中证A500ETF…
这几只ETF最新规模都较发行规模大幅缩水。
其中,
浦银安盛旗下A500ETF,年初规模还有15亿元,如今只剩下1.76亿元,缩水88%。
另外,申万菱信中证A500ETF,规模逼近5000万元警戒线。它的发行规模为4.75亿元,上市半年规模快速缩水了87%。
申万菱信为了“救急”发行了A500ETF联接基金,首发募集规模为6.17亿元,8月18日成立。
对比沪深300ETF,完全复制指数且规模不足2亿的只有4只。
未来,中证A500ETF大概率会出现类似沪深300ETF‘强者恒强格局’。
当下,A500ETF市场格局已有‘头部效应’。
‘头部争战’更是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