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BUG》栏目 刘丽丽
青岛航空将从国企变成民企?
买家是否就是海航?
…………
随着青岛航空前董事长高玉贞再次回归掌舵,这家企业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有航司内部人士对《BUG》栏目透露,目前有包括海航在内的几家国内大航司都接触洽谈过青岛方面,但还没有结果。该人士表示,买家们对青岛航空的飞机和飞行员更感兴趣,对行政人员以及一些重资产等并不想照单全收。
接近青岛航空的母公司青岛城投的人士透露,这几年青岛航空经营压力较大,但收购目前还无定论。该人士认为,被收购也是好事,航空公司单打独斗的话,生存难度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青岛城投已为青岛航空做了巨额的贷款担保。截至2024年末,青岛城投为青岛航空做贷款担保的担保余额约为113.58亿元,占其所有对外担保的89.65%。目前,青岛城投自身也陷入举新债还旧债的境地,拟再次发行公司债券人民币102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而青岛航空多架飞机因发动机召回问题“趴窝”机场,损失约三分之一运力,为其业绩雪上加霜。
关于收购问题,海航方面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
买家悬而未决,业绩不容乐观
近日,圈内盛传的海航会接手青岛航空的消息,可能源于双方高层领导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见面。
今年3月2日,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市长任刚一行到辽宁方大集团总部走访调研。辽宁方大集团是海航航空集团控股股东。海航航空集团旗下多家航司都在青岛设有航线,首都航空还在青岛设有运营基地。
在此次座谈中,曾赞荣表示,青岛当前正在按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设,将对城市的港口、机场、航运等整体交通水平有新的提升,并专门提到“海航航空集团与青岛有深入的合作,希望双方发挥优势,在航空、大健康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一位接近青岛航空的母公司青岛城投的人士对《BUG》栏目表示,这几年青岛航空确实经营压力较大,但收购目前还无定论。该人士认为,青岛航空被收购也是件好事,航空公司单打独斗的话,实际上生存难度比较大。
青岛航空的业绩也确实堪忧。业绩显示,青岛航空从2018年开始由盈转亏,净亏损1617万元,到2019年继续亏损,资产负债率也达到了82%。
2020年9月,青岛城投收购青岛航空,青岛航空从民营航企转为国有企业。此后三年对青岛航空的影响较大。
关于青岛航空为何会持续亏损,民航业内人士对《BUG》栏目表示,除了大环境变化外,“核心还是管理上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青岛航空当年从民航业内引进了几批专业人才,但之后其管理层也经历了动荡,有高管已出走其他航司。2023年8月,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卢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青岛航空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据青岛城投发布的公司债券年度报告披露,2021年青岛航空净亏15.88亿元,2022年亏损15.8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之后,青岛城投再未正式披露过青岛航空的营收情况。
2023年年底,多家民航自媒体发布消息称,从中国航协第三季度理事单位信息沟通会上获悉,当年前三季度青岛航空亏损额超过13亿,是亏损最多的非上市航司。之后,青岛航空宣传部门人员对媒体回应称,该信息不实,公司财务数据尚未完成核算。
母公司担保超百亿,自身债务压顶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城投已为青岛航空做了巨额的贷款担保。根据青岛城投年报,截至2022年底青岛城投为青岛航空提供债务担保金额就高达67.96亿元。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截至2024年末,青岛城投对外担保余额总计约126.69亿元,其中为青岛航空做贷款担保的担保余额约为113.58亿元。
(青岛城投为青岛航空做的部分贷款担保)
青岛城投自己的债务问题也很棘手,无力给青岛航空输血。
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信息显示,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于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项目状态8月14日更新为“已受理”。该债券拟发行总额达到人民币10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换句话说,就是“借新还旧”。
(青岛城投募集资金用途)
数据显示,青岛城投近年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大。2024年末,青岛城投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达896.63亿元,占总债务的34.27%,短期偿债压力集中爆发。
截至2025年7月,公司本部存续境内债券余额达851.28亿元,已形成阶梯式兑付压力。青岛城投集团也坦言,即便102亿元债券成功发行,仍将面临集中兑付风险。
青岛城投盈利能力也不容乐观。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已由2023年的盈利7.78亿元转为亏损2.89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74%,亏损1.24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青岛城投的总债务规模进一步攀升至2660.16亿元。
发动机事件牵连,34%运力已闲置
屋漏偏逢连阴雨,青岛航空还被2024年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召回事件连累,大批飞机在机场停场。有乘客对《BUG》栏目表示,目睹超过10架的青岛航空飞机在青岛胶南机场停泊。
(乘客拍摄的青岛胶南机场停场的青岛航空飞机)
青岛航空现有全空客机队38架,根据航班管家统计,在2025年暑运旺季,竟有日均13架飞机停场的异常状况,这意味着34%运力闲置。
这些飞机无法使用的原因很可能是普惠PW1000G发动机召回事件。2023年7月,普惠的母公司雷神技术公司宣布,由于用于制造某些GTF发动机零件的粉末冶金材料出现罕见状况,可能会造成部件加速磨损,导致发动机故障,威胁飞行安全。普惠公司要求全球范围内对相关发动机进行检查和维修,导致全球航空公司停飞数百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空客A320neo系列飞机。
中国大陆有9家航空公司运营装载PW1100发动机的A320neo系列飞机,但根据航班管家的数据,PW1100发动机在机队规模中占比最高的航司就是青岛航空,占比达61%。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飞机停场可能与航司响应普惠发动机的“召回”通告,将发动机拆下送检有关。
因飞机发动机问题,运力无法充分发挥,也是影响青岛航空业绩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的影响大概率还将持续到明年。雷神技术公司曾公开表示,受影响的PW1000G需要提前检查和更换零件,每台发动机需要250~300天的时间,到2026年底,平均每年将有350架飞机因维修而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