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助力养老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小MT4 来源:互联网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文章来源:用益研究

  近日,北京信托携手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聚焦特殊人群,推出了北京市首单普惠型“特殊委托人+养老直付+双监察人”特殊需要信托。

  该信托委托人系患双相情感障碍、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北京朝阳区法院已指定委托人的妹妹作为其监护人,按照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原则,监护人协助委托人设立本项目以此规划养老生活,信托目的主要用于委托人自身的生活照料等养老所需。

  无独有偶,本月初的另一单养老领域“特殊需要信托”,是渤海信托与护仁养老服务公司的“渤海信托·2025银发守护1号服务信托”。

  该信托计划是一个由护仁养老作为委托人、以陪诊业务作为切入点的“养老消费信托账户”解决方案。

  具体来讲,老人将陪诊服务费打入养老服务信托账户,由渤海信托进行监管,待服务完成后再确认消费,实现资金风险隔离的信托目的,保障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的资金安全。

  对委托人而言,该信托具备支付和投资功能,闲置信托资金可用于委托人财务结算,还可投资流动性较好、安全性较高的金融产品,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

  关于家族信托、遗嘱信托、个人/企业养老金信托、养老理财信托等在我国已算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基于养老市场的多元化场景和“三分类”后信托公司转型的现实需求,围绕银发群体去探索特殊需要的信托产品,成为各信托公司抢滩布局的重要领域。

  相较于传统理财产品或单一养老储蓄,养老信托作为一种“托付未来”的金融安排,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1. 资产封闭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委托人将资金划入信托账户,由信托公司根据合同约定仅用于支付养老相关费用。

  如入住养老社区、购买护理服务等,资金将被明确用于养老用途,防止挪用或被不当处置,杜绝资金挪用或被第三人非法侵占。

  2. 保障服务质量,监督履约过程

  信托公司作为中立第三方,不仅管理资金,还监督养老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起到“看得见的保障”作用。

  具体来说,信托公司通过信托业务,为养老场景中的各个环节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资产管理、资金保管和支付结算等,从而确保养老服务的有效实施和质量监督,实现“预付式养老”风险隔离。

  3. 支持定制化养老安排

  客户可以结合个人身体状况、家庭结构、财务状况定制信托内容,如设置看护、医疗费用优先级等。

  此外,信托可设计成按月、按季发放养老金,形成一条定期给付、保证稳定的现金流,实现老年生活的开支保障。并可与长期护理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配合使用,形成完整的晚年风险保障闭环。

  等到了信托期满后,剩余资产可按客户意愿传承给子女或指定继承人,兼具养老与家族传承双重功能。

  目前,市场上已初步形成以下四大类主流模式

  1、账户管理型养老信托

  该类信托将老年人资产以信托账户形式集中管理,不仅可实现养老金分期提取、指定用途支付,还可与遗产管理、继承安排、身份认证机制等结合。

  信托账户本质上将成为老年客户的“第二钱包”,帮助其实现:财产安全隔离、委托意愿执行、继承人明确划分、防范财产滥用或诈骗风险。适合独居老人、无子女家庭、财富传承安排者等。

  2、资产配置型养老信托

  该类产品重点解决老年人“资产增值+服务支持”的双重需求。通过配置低波动资产(债券、保险)、权益类资产(基金、股票)、不动产(房产)等组合,提升养老资金抗通胀能力,并确保长期使用可持续性。

  此类养老信托类似于一个稳健增值型的养老资产账户,通过动态调整投资组合,提供稳健收益保障,同时满足流动性与预期回报需求。

  3、养老社区型养老信托

  养老社区型信托大多与专业康养地产或机构合作,满足委托人“以房养老”的养老需求。信托公司将管理资金,并与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合约,信托资金将按时支付费用,使老年人享有持续、稳定的高品质养老服务。

  此外,部分养老社区拥有良好的医疗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整合医疗、护理、旅居、康复等服务资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4、复合功能型养老服务信托

  该类产品融合了账户管理、服务锁定、资产配置、慈善信托与财富传承等多个功能,不仅能够提供养老社区资源,还能够按照委托人意愿提供资产配置方案,能够真正体现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这种模式更适用于高净值家庭、对晚年生活有清晰规划的委托人,也最能体现信托公司在制度设计、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进入2024年,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落地养老服务信托:

  1月,天津信托落地天津地区首单养老保障功能的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颐养天和系列预付款养老服务信托”,对老年人用于支付养老费用的预付类资金进行监管,实现预付资金与养老机构相关风险的隔离;

  3月,昆仑信托推出了“昆仑安养001号家庭服务信托”:两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为委托人,先期交付资金成立信托,后期可追加公司股权,将公司分红用于养老安排,如定期按月支付养老金,按需支付康复、护理等康养费用,按需支付医疗费用等;

  同月,西部信托与陕投集团旗下陕投康养公司合作,成功落地养老家庭服务信托“西部信托·康享系列家庭服务信托”;

  5月,金谷信托携手河北东篱养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业内首单由金融机构与民营养老企业联合发行的“资管+支付”类养老信托产品-“金谷·东篱1号养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将金融服务嵌入养老产业链条,为入住长者提供“投资+服务”一揽子养老解决方案。

  还有我们平时听得非常多的“以房养老”,这么多年,银行和保险公司探索了如住房反向抵押(倒按揭)、以租养老、售后返租和换房养老等方式,均因各种原因难以推广。

  终于在今年6月,上海市金融办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的通知》之后,上海信托和爱建信托迅速响应,率先落地了两单“以房养老”领域的不动产家庭服务信托。

  其中,上海信托案例聚焦城市大众家庭服务场景,满足了普通家庭财富传承和品质养老需求;爱建信托案例则以独居老人综合化需求为服务场景,满足了高龄无子女老人养老及财富定向传承需求。

  信托“以房养老”与其他金融机构最大的不同、也是最独特的优势是:房主无需将房产抵押,不会失去房产控制权,更符合中国人的养老观。

  同时,信托制度下的受托财产多样化、财产隔离功能和财富传承分配优势使得“以房养老+信托”成为可行路径,并且不再是高净值客户的专属。

  结语

  虽然多家信托公司已开启了针对养老服务和普通家庭养老的探索之路,但对于整个养老市场来说仍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养老服务类信托产品只有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重得沃土育新芽”。

  源:

  方 文 养 老 产 业 观 察

  智 乾 企 业 管 理 咨 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