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缘何不再披露月度保费?

小小MT4 来源:金融时报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上市险企进行月度保费披露这一惯例被打破。《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未再按月公布月度保费数据。

上市险企缘何不再披露月度保费?记者从保险业内人士及相关专家处了解到,上市险企这一行为属于正常现象,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监管部门并没有明确要求保险公司披露每月的保费收入情况。”以天茂集团为例,其在公布国华人寿保费收入时就明确强调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这表明月度保费数据披露并非强制要求,保险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空间。“其次,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保费收入确认标准有较大变化,需要剔除投资成分,相关数据与之前数据不具有可比性。”李文中表示。

2020年12月,财政部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也就是业内常说的“新会计准则”或“IFRS17”。自2023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陆续落地执行。

记者了解到,按照新会计准则,原来的保费数据已无法完全反映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因为保险服务收入计量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它更多地聚焦于保险公司实际承担风险保障所赚取的对价。而原来的保费数据包含了投资成分,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储蓄成分,这是保费中确定要通过保险给付(包括满期金、生存金、身故金或者退保金等)返还给客户的部分。由于数据已经不具备可比性,因而上市险企未再披露这一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月度保费收入波动较大,并不能准确反映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参考意义不大。”李文中分析道,保险公司的业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市场推广活动、新产品推出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月度保费收入出现较大起伏。例如,在某个季度末,保险公司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可能会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推出一些优惠活动,从而使得该月的保费收入大幅增加。而在下一个月,由于市场推广活动结束,保费收入可能会出现明显回落。这种波动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保险公司的长期经营能力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上市险企停发月度保费数据或许还出于避免扰动股市的考量。”李文中表示,股市对于各类信息的敏感度极高,月度保费数据的波动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过度解读,进而对股价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那么,对于关注保险行业的消费者和投资人来说,如果不看保费数据,还可以关注哪些数据来了解险企的经营情况?

李文中表示,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本质上是为了在面临风险时获得经济上的保障。因此,保险公司经营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消费者应当重点关注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性。偿付能力充足性反映了保险公司在面临极端风险情况下,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履行赔付义务,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这一数据可以查阅险企按季度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投资人更加关注保险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应该重视新业务价值、渠道效能、综合成本率、投资收益率等指标。这些指标主要从保险公司的年报和半年报中查阅。

“另外,消费者和投资人还可以关注保险公司被监管部门处罚的通报。”李文中认为,监管处罚往往意味着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这间接反映了保险公司的业务质量和合规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险企不再披露月度保费数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关注保险行业的人来说,需要转变关注重点,从多个维度深入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以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