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行业|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停产,锂价有望大幅上涨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敖翀 拜俊飞 刘宇飞

  据期货日报及彭博社,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停产时间至少三个月。我们测算该事件将导致国内锂供应量减少8300吨/月,占国内锂月度供应的8%,导致月度供需平衡转为短缺,因此推动锂价大幅上涨。宜春部分锂矿仍存合规性风险,产能合计为18.5万吨LCE/年,占全球锂供应的12.5%,全部停产或导致全球锂供应短缺。国内锂电需求维持旺盛,海外锂盐进口量减少,我们预计锂价仍会维持涨势。

  事件:

  据期货日报新闻,由于采矿权证于2025年8月9日到期,宁德时代宜春枧下窝锂矿确认暂停开采作业,宁德时代正按相关规定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据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称,枧下窝锂矿将暂停至少3个月。受此事件影响,8约11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大幅上涨8%至8.1万元/吨。

  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停产影响8%的供应量,或导致锂盐月度供应短缺。

  据宜春自然资源局,宁德时代该锂矿年采矿产能为3300万吨,配套建设的锂盐冶炼厂年产能为10万吨碳酸锂,停产一个月将影响约8300吨碳酸锂产量。据SMM ,7月份国内碳酸锂产量及碳酸锂进口量合计为10万吨,因此该矿月度产量占国内碳酸锂供应量的8%左右。据SMM,7月份国内碳酸锂月度供应过剩量为2682吨,因此该锂矿停产或导致锂盐月度供应短缺,推动碳酸锂去库。若改锂矿停产三个月,或影响2.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

  宜春锂矿仍存合规性风险,远期影响有望超预期。

  据《金属行业采矿权系列点评:锂盐湖及锂云母采矿权证现状梳理》(2025-07-21),包括枧下窝锂矿在内,宜春目前有八座锂云母矿山的采矿权证载矿种为陶瓷土,但实际产品为碳酸锂。据我们测算,以上矿山的年产能合计为18.5万吨LCE。我们判断枧下窝锂矿未能按时续期的原因是证载矿种与实际开采矿种不符,导致采矿权证未能按时续期。这体现出政府对锂矿采矿权合规性的审查趋于严格,若宜春其余锂矿的采矿权证同样受到严格审查而被迫停产,将导致国内锂资源供应量大幅减少。据《能源与材料产业大宗商品季度展望(25Q3)—回归基本面,聚焦反内卷》(2025-07-17),2025年全球锂供应量为148万吨,供应过剩量为12.5万吨,以上宜春锂矿年产能占全球锂资源供应的12.5%,全部停产将导致全球锂资源供应由过剩转为短缺。

  需求旺盛叠加供应扰动,锂价有望大幅上涨。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5年1-7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为831.1GWh,同比+57.5%,保持较高增速,且9-10月份有望迎来需求旺季。智利5-6月份出口量较此前大幅下滑,或导致7-8月中国锂盐进口量下滑,叠加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及藏格锂业停产,近期国内锂盐供应量或大幅下滑,月度供应有望扭转至短缺,推动锂价大幅上涨。

  风险因素:

  全球锂电池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全球锂资源供应增量超出预期;锂价大幅下跌的风险;锂矿政策反复的风险;国内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据期货日报及彭博社,宁德时代宜春枧下窝锂矿停产,停产时间至少三个月。我们测算该事件将导致国内锂供应量减少8300吨/月,占国内锂月度供应的8%,导致月度供需平衡转为短缺,因此推动锂价大幅上涨。宜春部分锂矿仍存合规性风险,产能合计为18.5万吨LCE/年,占全球锂供应的12.5%,全部停产或导致全球锂供应短缺。国内锂电需求维持旺盛,海外锂盐进口量减少,我们预计锂价仍会维持涨势。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