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巴胺产品”席卷全球,淡水泉投资解码服务业出海逻辑

小小MT4 来源:新浪基金 °C 栏目:MT4苹果版下载

  近期,中国服务业出海呈现新趋势,短剧、手游、潮玩等新消费形态正成为重要载体。头部私募机构淡水泉投资在公众号文章中表达,即使在今年关税摩擦加剧的背景下,这些领域仍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一、新消费出海逆势爆发

  淡水泉引用Sensor Tower数据指出:2025年一季度,中国短剧平台ReelShort和DramaBox海外收入分别增长31%和29%,包揽全球短剧应用收入冠亚军。游戏领域同样亮眼,2025年6月中国33家厂商入围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百强,合计收入占TOP100总收入的33%。其中某策略游戏在欧美澳等市场登顶畅销榜,通过融合休闲玩法与重氪金模式,精准满足用户“成就感”“权力欲望”等需求,成功突破策略游戏的单日活跃用户量天花板。

  二、“多巴胺经济”的底层逻辑

  淡水泉投资分析称,短剧、游戏、潮玩的共性在于深度把握用户心理,制造即时满足感与持续期待感。从神经科学角度,这类产品激活了大脑多巴胺奖赏系统。

  淡水泉在此前发布的观点中曾提出,全球“乌卡时代”下,人们更渴望情感“小确幸”。数据显示,2020-2024年欧美日治愈系玩具销售激增,印证情绪消费的刚性需求。

来源:玩具公司,上市公司财报,淡水泉投资,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移动互联网深化加速了这一趋势。淡水泉投资指出,中国超10亿网民形成的碎片化场景,推动UGC(用户生成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成内容)生态繁荣。前者依托普通用户的创作活力实现内容的“自生长”;后者结合专业创作者的内容质量与用户需求的精准性,在短剧、网文、手游等领域产出大量“短平快”的优质内容,催生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国内手机小程序为例,2022-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为“短平快”内容提供沃土。

  三、工业化生产机制

  淡水泉投资以短剧为例解析产品形成逻辑:

  神经科学应用:单集时长通常5-15分钟,每1-2分钟就会有一个小反转。其设计逻辑是通过压缩叙事节奏、强化情绪波动,触发多巴胺分泌循环,形成“即时满足”、“期待更多”的成瘾循环。

  数据驱动制作:采用A/B测试优化内容,如前5秒冲突设计、付费节点设置,以“小量试错+数据验证”的方法,快速甄别版本效果,精准定位用户偏好。

  商业模式创新:竖屏格式+广告变现降低用户门槛,扩大受众,依靠流量和广告高效变现。

  淡水泉投资总结认为,中国短剧过去3年的发展,代表了短剧内容产业格局的重塑,更开启了势不可挡的出海征程。

  四、中国企业的双重优势

  淡水泉投资认为出海爆发得益于:

  人才储备:中国每年百万艺考生、40万设计毕业生构成全球最大创意人才池。

  商业模式:中国企业利用完整供应链及其成本效率优势、全球自营模式以及IP的创造,形成三位一体的新商业模式,提供普惠的产品及服务,占据全球消费者的心智。

  五、从制造到创造的跃迁

  淡水泉投资总结,中国企业正通过“多巴胺产品”重构全球内容产业规则。20年前“Made in China”代表制造能力,如今短剧的爽感、游戏的成就感和潮玩的治愈感,正以情感消费品为载体,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跃升。

  (本文观点源自淡水泉投资公众号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