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资本深潜号
富国徐智翔:我以十年为期,追随成长风向
2025年初以来表现突出的指数是哪一个?
答案是恒生科技指数!
年初以来,这个指数的涨幅超过28.2%(截至2月21日),过去6个月涨幅66.4%。(截至2025年2月21日,数据来源于Wind)
但有一个主动基金经理另辟蹊径。
他就是富国基金的徐智翔,他管理的富国新材料新能源基金,A类份额近6个月涨幅达到92.16%!(截至2025年2月21日,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上涨3.77%)
注:数据来源于富国基金,基金净值数据经托管行复核。
这样的投资背后是怎么样的理念在发挥作用?
大牛股的挑选逻辑又是怎样的?
日前我们对话了富国基金旗下的基金经理徐智翔。
-
01
-
十年为期
徐智翔有一张文质彬彬的脸,也有一个有助于成长股投资的天赋性格。
他好奇,乐观、积极、热爱科幻、喜欢胡思乱想。他是INFJ人格(提倡者型)。按心理分析,这种人格的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热情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理想。徐智翔的经历似乎验证了心理书籍的判断。
本科时,徐智翔选择了一直偏爱的物理方向,研究生阶段,他依然选择了物理,而且是当时相对前沿的量子光学。这不是为了就业考虑,就是纯纯的喜欢。
毕业后徐智翔辗转加盟国有大型航天集团,专注于新能源的项目研究和投资孵化,这使得他在日后的金融投资中,拥有别于他人深度的技术积累和认知。
再之后,他又转向了AI人工智能的提前研究。
徐智翔说,他的研究和投资方向几乎是以十年为期的,一直在追求自己喜欢的方向。
“中学开始是为期十年的物理学习,大学毕业后是为期十年的新能源投资和研究,如今开启了关注于AI人工智能的十年投资研究。”
而无论是少年时偏爱的物理、后来钻研的新能源,以及现在重点关注的AI,徐智翔喜欢的东西都是具有远大的前景、足够的发展空间,且有可能实现的远大方向——就好像他曾经投资的牛股一样。
“只有具备远大发展空间的个股,才有机会实现股价的大幅增长。”他总结。
-
02
-
按着自己的节奏研究
徐智翔的事业历程,有很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但细细琢磨,又似乎互相印证,自有其中的脉络,最关键的是,他大多数都是按着自己内心在推进研究。
他先是在咨询行业磨练出了快速写作的能力,随后在实业中深入接触新能源产业,打下了专家型的背景。
2015年,在他加盟卖方研究后,一上手就挖掘出了几个碳酸锂的牛股,不能不说和实业经历颇有渊源。由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深入和推荐牛股有力,徐智翔在业内收获了了一批认同的机构。
-
03
-
平滑转身投资
从研究转身到投资,有些研究员转的很辛苦,但徐智翔却没有经历太多阻碍。
或许,他思维里,有适合做投资的成分。
2017年中,徐智翔加入了某保险资管公司,进入买方研究岗位——这是个可上可下的岗位,做得好,转岗投资自有机会;做得不好,可能就此埋没。
徐智翔那年再次成功发力新能源,考虑到锂电池板块前期涨幅较大,他把重点转向光伏板块的研究。
经过深入的产业链调研,2017年三季度,他开始重点推荐光伏板块的龙头公司,这个股票日后成为了该保险资管公司权益组合前几名的重仓股,也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此后几年,他也在新能源的大beta中屡次成功推荐高alpha标的。
随着研究业绩的积累,2020年,公司决定设立一个专注于新能源赛道的基金,徐智翔拿到了操盘这只基金的机会。
这又是一个挑战。当时2019年到2021年初的行情刚到中段,部分新能源股也已有一定涨幅,接手新产品的徐智翔会如何操作?
答案竟然是快速建仓!
徐智翔仅用了四天时间就完成了基金的布局(客观上规模也不是特别大),这与保险资管常见的逐步建仓风格完全不同。
而这确实把握住了机会。日后看,虽然牛市在2021年已终结,但新能源车行业超级大行情才刚开始,2020年或是良好的配置阶段。
彼时出手连中的徐智翔,管理这只产品的15个月时间里,实现了几倍的涨幅。
-
04
-
转型公募管理
2021年四季度,徐智翔加入富国基金,获得公募基金的管理机会。
他接手产品后,通过对产业链的深度调研后发现,许多大型化工公司开始进入这一新能源领域。龙头制造机构的介入,预计会带来庞大的产能,供应未来过剩怕是非常严重,单位盈利或难以维持。
当时在新能源领域选不出太多优质股票的徐智翔,在深入思考后,决定把研究和投资重点进行战略转移。
新的关注目标就是——人工智能。
徐智翔预计,这或将是一个10年的投资机会,AI和机器人领域或将是之前十年新能源行业的复刻。
其实早在2019年,徐智翔就默默关注起AI人工智能,在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后,徐智翔更加积极投身于AI领域的投资研究。
或许是与TMT出身的基金经理背景不同,徐智翔更关注AI和制造、机械行业的结合。
此后几年,他见证了AI从一个概念转变为人人关注的技术、机器人渐渐走入工厂和人们日常生活,也不断的拓展他的研究覆盖范围。
他很尊重的黄仁勋,在一次演讲中,将AI分成了几个阶段。第一个AI时代是感知AI,包括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第二个AI时代感知AI,再之后是深度AI大模型的时代;再往后是智能助理AI;最后是物理AI,即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徐智翔深以为然。
但他认为,机器人尽管是最后的阶段,但由于影响巨大,可能会很早就成为整个市场的关注重点。
所以,AI的真正落点,他认为可能在机器人领域。
-
05
-
挑选“1-10”阶段的牛股
徐智翔认为,在成长板块中,产业发展阶段处于1到10的阶段是或许是适合公募的投资时期。
为什么前几年(上一轮牛市)公募基金的业绩特别好?
因为当时有四大成长赛道:消费、电子、新能源、医药,这些行业都处于1到10的成长阶段。
所以公募基金在当年敢于重仓买入,因为可以看到它们每年都有稳健的增长,比如新能源可能每年增长超过50%,其他领域也可能有30%以上的增长,这是公募基金当时喜欢的投资对象。
到了2021年之后,很多赛道都开始进入成熟阶段,要杀估值,又要面临增长降速的问题,所以基金的投资就面临挑战了。
而就目前来看,能达到万亿级别或10万亿级别的大产业,且处于1~10阶段的行业不太多。但从2025年开始,AI应用这个十万亿级别的大赛道正要进入1-10阶段。
在AI应用中,徐智翔一直在观察手机、眼镜、汽车、机器人四大硬件终端,单论空间,机器人是最大的一个赛道,他这几年长期研究和跟踪一些核心公司,他认为当新业务达到公司总收入的10%时,就可以开始关注其弹性,并有可能成为大牛股。
-
06
-
现在或无需过度警惕高风险
徐智翔个人倾向于至少将基金一半的资产配置在最有机会的行业里。
因为,真的当一个大产业进入1到10的成长阶段时,整个行业或都是巨大的机会,要抓住这个大机会,必须适度集中。
而且对处于0~1阶段或刚刚进入1阶段的股票,徐智翔对估值的容忍度相对较高。
他的投资框架中涉及三个维度:空间、格局和估值。在初期,他更关注的是市场和行业格局,而不是估值。
关于估值,首先他会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已经接近其增长极限。
成长股的估值总会透支,透支的标准就是估值纳入的盈利预期已经达到或接近该公司、所处行业未来的增长极限。
他认为,对于新的大产业,市场一开始会给出非常乐观的预期,当代表性企业实现出货量的巨大里程碑时刻,整个产业链的估值可能很高,因为市场预期未来销量会非常巨大。
在那个时刻,估值高,产能扩张也十分激进,因此那是非常需要警惕风险的时候。而现在,他认为对估值的宽容度或许可以稍微高一些,因为或还没有完全到达高风险的时刻。
-
07
-
先守正
徐智翔的组合还讲究守正出奇。
其中,守正指的是,买具有确定性的资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他认为至少有一半的投资应该是基于确定性的。
在他看来,在投资初期,应该关注确定性因素。如果考虑扩散投资,可能需要更偏向于后期阶段。
对如今的机器人行业的投资,他认为应该买确定性更高的股票。
在市场初期,格局良好的公司仍然有上涨的空间。对于那些壁垒较高的公司,往往是各自产业链中的核心标的,它们的上涨是有逻辑支撑的。
他观察发现,在0~1阶段可能会有5倍股,而在1~10阶段也可能再次出现5倍股。这是配置的一个习惯性节奏。
另外,他也在关注芯片股,因为芯片行业的格局也在逐渐清晰。
在纯制造业领域,先发优势并不明显,后来者有可能迅速赶上。技术壁垒不是特别高的企业,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大客户的订单。
因此,他更倾向于投资芯片股,因为芯片行业的壁垒相对较高。判断一个行业的壁垒,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如果一个公司能够维持较高的毛利和净利,那么这本身就是一种壁垒。
国人擅长在加工工艺上迅速进步并降低成本,因此他认为这些新兴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很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拥有优质客户的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有望确保一定的确定性。
-
08
-
寻找新东西
在部分可以投资港股的基金上,他也会关注一些新消费类的方向,他觉得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他认为,当前各行业都应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整个消费品领域。
投资应该关注新消费模式,因为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消费趋势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领域也是如此,特别是那些采用新技术的公司,比如研发固态电池的企业。
徐智翔曾经透露,他非常喜欢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故事中那朵 “量子玫瑰”,常被认为有这么一个隐喻——当面对考验,唯有信念留存。
徐智翔或许骨子里也是一个对成长故事,既热情又冷静的人。
*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1、富国新材料新能源混合A成立于2020/06/24,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一级行业能源指数收益率*40%+中证全指一级行业材料指数收益率*4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近4个完整年度(2021-2024)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1%(26.79%),-17.62%(-4.6%),3.36%(-2.16%),-6.93%(5.93%),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12/31。期间基金经理变动情况:徐斌(2020/06/24-2021/11/05)、徐智翔(2021/11/04至今)。基金收益率不代表投资者实际收益率,基金份额净值仅为每份额基金产品的净资产。基金历史业绩不构成对未来业绩的保证。基金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存托凭证等品种,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特有风险和相关投资品种及业务的特有风险。
2、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3、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4、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6、本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资产支持证券、存托凭证等品种,将面临相关投资品种和业务的特有风险。
7、本基金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8、经富国基金评定,该产品的风险等级为R4,匹配积极型C4、进取型C5的客户。建议投资者详阅基金合同等文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产品风险等级及适配投资者等级以销售机构评定结果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