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韧性,贵州茅台交稳健“答卷”!知名投资人买入,多家机构:底部机会布局正当时

小小MT4 来源:证券时报网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10月30日晚,白酒行业20家A股公司悉数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整体来看,白酒行业面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但贵州茅台仍保持韧性,营收、净利润维持6%左右的增速。

白酒行业营收、净利润均呈下滑态势

数据显示,白酒行业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02.31亿元,同比下降5.83%;实现净利润1225.71亿元,同比下降6.93%。

在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背景下,国内机构一致认为白酒行业尽管存在增长停滞、分化显现的情形,但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把控产销节奏、避免恶性竞争,维持行业利润。国信证券表示,白酒短期景气度磨底不改中长期行业逻辑,板块估值跟随流动性回暖逐步修复。

贵州茅台营收净利润保持成长韧性

作为白酒行业的标杆,投资者对贵州茅台(600519)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1309.04 亿元,同比增长6.32%;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同比增长6.25%;销售收现1387.92亿元,同比增长7.02%。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表示,贵州茅台三季报营收、利润均保持6%左右的同比增长,在白酒行业动销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一增速体现了茅台基本盘的稳定性;另外是渠道韧性建设初见成效,经销商存销比下降、动销逐月回暖印证了茅台以销定产的精细化运营,对抗行业周期性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

多家机构给予“买入”“强推”评级

与历史相比,贵州茅台的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均有所放缓,但在白酒行业整体经营承压背景下,仍交出正增长的答卷,体现较强的稳定与韧性。

本周以来,公司获得多家机构给予“买入型”评级。国泰海通给予“增持”评级,该机构表示公司迈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财通证券表示,公司稳价控货收入略增,第四季度批价有望探底回升。

西部证券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回款能力是行业独一档,茅台酒销售表现稳健。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国内、国外分别拥有2325家、121家经销商,相比年初分别净增加182家、17家。该机构表示,公司短期降速,中长期看对经营质量和行业发展均有积极带动作用。

知名投资人加仓,贵州茅台估值见底

从年线来看,白酒行业已连续4年下行。然而复盘历史数据,2019年至2021年,白酒行业作为大消费的代表,在A股市场取得了优异的表现,自2019年初至2021年末,申万二级白酒指数涨幅接近287%,位居A股前列。自2022年以来,白酒行业开启了漫长的调整,自2022年初至2025年10月末,白酒行业指数跌幅,正逐步接近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的区间跌幅,彼时白酒行业也遭遇了长达20个月的调整。

从估值来看,当前白酒行业指数市盈率18倍左右,近10年间(2015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0日),白酒行业指数平均市盈率超过30倍,最低市盈率16.11倍,这意味着白酒行业的当前估值远低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与近10年的最低估值较为接近。

从贵州茅台来看,公司最新市盈率接近20倍,近10年间,其平均市盈率超过33倍,公司近9年(2016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0日)的最低市盈率也约为20倍,即公司当前市盈率与近9年最低市盈率基本持平,意味着公司估值已出现“阶段性见底”信号。

在专业人士看来,回顾过往,白酒行业历经多次调整,每次调整后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今行业正处于调整周期,也孕育着新的增长契机。

无独有偶,10月13日,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社交媒体雪球上发声称“今天买了点茅台”。今年1月,段永平在雪球上与网友互动时表示:“今天买了腾讯,也买了茅台。”段永平长期持有贵州茅台股票,业内人士表示,能让著名投资人加仓的主要影响因素通常有二:股票背后的企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股价已阶段性触及波谷。

贵州茅台不仅代表了白酒,更代表了中国的大消费,白酒行业何时能迎来“曙光”?早在今年9月下旬,华创证券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或将迎供需第一个拐点。过去三年行业供需错配,“报表—动销”差额持续扩大,而本轮周期筑底的前提依然是供给出清。

股价领先基本面多久见底?华创证券继续给出观点,本轮周期“估值底”和“持仓底”已现,四季度将迎周期筑底的布局时点。从上轮周期经验看,尽管行业从筑底到回升历经三年,但头部酒企股价基本于2014年市场预期不再下修时见底,2014年估值见底回升,业绩没有大幅下修的茅台、洋河、古井均实现股价大幅上涨;2015年行业基本面筑底,但板块牛市中涨幅滞后;2016年行业确立右侧,高端酒股价领先,同时彻底变革的水井坊也涨幅居前。当前市场持仓白酒板块降至2016年水平,“持仓底部”已现;同时头部酒企提升分红回购后,股东回报率对保险资金已现吸引力,加上指数权重股获ETF资金托底。华创证券判断,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是行业周期加速筑底阶段,但今年三季报前后供需预期二阶导或将转正,有望迎来第一布局点,明年上半年持续感知需求回暖下周期回升信号,再把握明年下半年周期逐步行至右侧后的加仓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