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板科技IPO:陷入高污染风险行业“漂白”争议 一股独大结构下巨额分红

小小MT4 来源:新浪证券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板科技”)的上市申请将于10月31日接受上交所上市委审议。这家为荣耀、OPPO、vivo等知名手机品牌提供电路板的企业,三年营收累计超70亿元,却难掩其背后环保争议、家族绝对控制以及“以价换量”策略下的业绩隐忧。

  作为一家生产工艺涵盖电镀、蚀刻等潜在污染环节的PCB企业,红板科技在招股书中声称不属于重污染行业,这一结论与监管2014年起将PCB列入高污染风险行业的规定相左,且与同行公司的普遍认知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认为,PCB(印制电路板)行业传统上被认为是高污染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铜废水、氨氮、VOCs等污染物。

  然而,红板科技在招股书中引述2013年的文件,试图将自身定义为“非重污染”企业。

  红板科技这种定位与同行公司形成鲜明对比。同样从事PCB生产的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企业均老实承认行业的高污染属性,并详细披露环保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生态环境部自2014年起就已将“印制电路板(PCB)”明确列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的高污染风险行业。

  红板科技具有明显的家族企业特征,实控人叶森然通过多层股权结构,间接控制公司95.12%的股份。

  即便在IPO后,叶氏家族仍将持有71.34%股权,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可能带来治理隐患,包括关联交易决策的公正性问题。

  报告期内,红板科技存在多项关联交易:子公司向相关方租赁房产,每年支付租金148.8万港元;向关联方东悦酒店采购住宿、餐饮等服务,三年累计金额达537.47万元。

  更引人关注的是公司的分红行为。2022年至2023年,红板科技累计分红1.38亿元,而同期公司净利润合计仅为2.46亿元,分红比例高达56%。考虑到叶森然家族的超95%持股比例,约有1.31亿元流入其家族口袋。

  耐人寻味的是,公司在实施高额分红的同时,短期借款从2023年末的2.26亿元大幅上升至2024年末的3.79亿元。这种被质疑“举债分红”的行为让投资者难以理解其合理性。

  红板科技在招股书中展示了营收增长的成绩: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2.05亿元增长至27.02亿元。

  然而,这份成绩单的含金量值得深究。公司的净利润波动剧烈,2023年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5%。

  红板科技被质疑靠“以价换量”策略来推动营收增长。2023年,其核心产品HDI板单价同比下跌19.94%,2024年继续下降5.26%。

  红板科技的研发投入略低于同行。2022年至2024年,其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6%、4.69%、4.63%,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扩大,从2022年的5.91亿元增至2024年的8.73亿元,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从28.21%攀升至34%。这显示出公司在扩大销售的同时,回款能力变弱,业绩增长的质量令人担忧。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