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掌握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小小MT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大盘、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不仅仅体现在规模目标的增长,更重要的是高技术产业要实现“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未来10年内,使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规模、增加值和对GDP的贡献实现一次巨大的跃升,相当于“再创造一个”现有的产业体量。

  实现目标的路径,首先是在中期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和规模,并且正在快速扩张,还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包括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作为长期战略,则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未来产业会成为未来的新兴产业,现在的新兴产业未来则会成为支柱产业。

  这是双轮驱动、中长期结合的产业发展策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梯式递进和成长,夯实产业竞争力基础,并不断开拓新的增量空间,以确保持续保持全球竞争力。

  再造一个现有体量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国要在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需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支撑,其动力将主要来自高科技产业。

  目前,传统产业是当前我国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80%左右。通过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等,估计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我国从传统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要突破增长瓶颈,就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支撑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并为我国实现人均GDP翻倍目标打下基础。

  再造一个现有体量的中国高技术产业,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需要。我国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居于主动地位,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科技创新,形成科技、产业与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这是因为,没有市场和产业支撑的创新无法走远。

  再造一个现有体量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使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在当前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角力背景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并由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支撑,从而掌握发展与竞争的主动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家安全和战略竞争的基石。

  “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战略目标将不仅是一个规模倍增的计划,也是一次产业质变的飞跃。这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在重塑着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与国际新秩序。因此,“十五五”期间,需继续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中心工作,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