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亏损2000多万元

小小MT4 来源:深圳商报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10月23日晚,华大基因披露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下滑5.39%;归母净利润亏损2138.7万元,同比增长82.78%。

另外,华大基因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37亿元,同比下降205.8%,公司称,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9.19%;归母净利润亏损2716.52万元,同比增长80.92%。

华大基因对三季报做了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报告期内,受行业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通过精益运营,在费用端实现有效管控,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7.73%、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7.76%,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38%。

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客户回款周期有所延长,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8211万元。

华大基因主营业务各板块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生育健康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较2024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8.99亿元,同比下降28.4%,主要原因系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36%(公司持续加强生育健康业务入院布局,院内销售的试剂收入列入在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板块)。

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无创产前检测全因系列等高毛利产品的布局以应对无创产前检测基础版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2025年前三季度生育健康业务中,三级预防业务中的辅助疾病临床诊断方向的遗传病基因检测系列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7%。同时,海外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明显,随着公司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海外获证,拉美等人口基数大、生育率较高区域营业收入增长较为明显。

2025年前三季度,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较2024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下降8.8%,主要原因系部分客户体检需求下滑,公司检测服务业务有所减少;同时部分客户从送检服务转为购买试剂,该部分收入列入在精准医学综合解决方案板块。

2025年前三季度,肠癌检测民生项目陆续启动,肠癌检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

2025年前三季度,感染防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75亿元,较2024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0.53亿元,同比增长41.7%,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病原微生物测序平台适配和全自动化系统开发,加强感染业务本地化入院布局,同时进一步推进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技术的市场布局,公司PTseq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0%。

2025年前三季度,多组学与合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较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多组学业务中的单细胞测序业务营业收入增速较为显著,同比增长约93%。

2025年前三季度,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24亿元,较2024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0.10亿元,同比增长11.2%,主要系公司为响应国内“样本不出院”的相关政策,加速了医院院内本地化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时,公司海外技术转移项目落地后业务进一步拓展,拉美、南亚等市场业务拓展成效显著,营业收入增长势头强劲。

另外,目前,华大基因控股股东华大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华大三生园科技有限公司汪建先生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3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32%;其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1.04亿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的79.18%,占公司总股本的24.80%。

生华投资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2976.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12%;其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2434万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的81.77%,占公司总股本的5.82%。

值得一提的是,9月23日,华大基因公告一纸权益变动。公司董事长汪建通过全资控制的华大控股,以询价转让方式出让1673.27万股股份,占总股本4%,成交价格44.10元/股,套现金额高达7.38亿元。

事实上,这已是华大控股年内第二次大额减持,今年3月11日至14日,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748.83万股,以55.63元/股均价套现4.2亿元。

两次交易完成后,华大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31.32%,其中汪建直接持股0.61%,汪建及其控制主体年内套现总额已突破11亿元。

公告显示,此次减持目的则为华大控股自身资金需求(主要用于支持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前沿科技孵化)。而根据华大基因2025年3月18日公告,减持主要是华大控股上层股权结构调整所产生的资金需求,即收购华大控股自然人股东王俊个人股份的资金需求。华大基因指出,实际该部分减持金额主要用于了汪建间接增持华大基因的股份。

二级市场上,截至10月24日午间收盘,华大基因涨0.08%,报47.7元/股,总市值199.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