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才晋商
10月22日,同德化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云升办理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业务。这位实际控制人质押1400万股用于偿还债务,同时解除1420万股质押。
这一操作背后,同德化工正经历自2010年上市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公司近期债务逾期本金已累计超过2亿元,业绩大幅下滑,多个诉讼缠身。
01 股份质押“借新还旧”
细看同德化工最新公告,张云升本次质押14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其直接持股总数的17.49%,占公司总股本的3.48%。这笔质押起始日为2025年10月21日,到期日为2027年10月21日,质权人为山西华鑫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质押用途明确为“偿还债务”。
与此同时,张云升解除了此前质押给山西证券的1420万股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17.74%,占公司总股本的3.53%。该笔质押原起始日为2025年9月22日,解除日期为2025年10月22日。
质押与解除质押同步进行,这种操作通常被视为控股股东在维持质押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债务结构。公告显示,本次操作后,张云升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从4968万股调整为4948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比例仍为61.81%。
对于未来到期的质押股份,公告披露,张云升未来半年及一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均为3548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44.32%,占公司总股本的8.83%,对应融资余额5500万元。公司强调,控股股东目前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
02 债务危机持续加剧
控股股东质押股份的背后,同德化工自身的债务问题更为严峻。根据公司10月17日发布的公告,截至2025年10月16日,公司和子公司同德科创等在金融机构的逾期债务本金已达到2.039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0.21%。
这一数字相比此前披露的1.29亿元有大幅上升,表明公司资金链状况仍在恶化。逾期未付的利息为437.64万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的-3.60%。
同德化工的债务危机已引发多起诉讼。10月13日,公司公告称被兴业银行太原分行起诉,要求提前偿还2000万元借款本息。不过,最新进展显示,兴业银行已于10月20日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法院裁定准许撤诉。
但其他诉讼仍在继续。9月份,同德化工就新增5起被诉案件,加上兴业银行此次起诉,累计涉案金额已超过2.4亿元。这些诉讼主要源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多家租赁公司起诉同德化工及其子公司支付租金。
03 业绩下滑与转型困境
同德化工目前的困境与其业绩大幅下滑密切相关。2024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7198.69万元,同比下降116.43%。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继续下滑,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下降19.32%;归母净利润1109.19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5.76%。对于业绩变动,同德化工解释称,受煤炭开采政策影响,公司炸药需求及爆破服务量大幅减少。
然而,更深层的问题可能源于公司的转型决策。2021年3月,同德化工宣布投资35亿元,在忻州原平建设PBAT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这一巨额投资项目成为公司财务压力的主要来源。
截至2025年上半年,这一项目预算为34.79亿元,已累计实际投入金额近31亿元,项目进度为95.50%。但公司也首次承认“因资金问题,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处于暂停状态”。
巨大的资金投入给同德化工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公司表示,从金融机构取得的一般借款均用于同德科创PBAT一体化建设项目支出,2025年上半年利息金额1574.76万元。
04 应对措施与可能转机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同德化工已采取一系列措施缓解压力。公司表示,已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山西忻州市人民政府已组织辖区内金融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并协调成立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
该委员会明确要求银行“不抽贷、不还本转贷、及时续贷”,以缓解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这一政府纾困措施为公司争取了喘息空间。
在资产处置方面,同德化工也在积极行动。2023年12月,公司以6.53亿元出售广灵县同德精华化工及清水河县同蒙化工100%股权。2025年5月,再次公告拟转让旗下三家民爆子公司各不超过45%的股权。
控股股东张云升自身也在努力维持控制权稳定性。除本次质押外,2025年3月,张云升也曾进行类似的质押与解除质押操作,当时质押2268万股用于偿还债务,同时解除1600万股质押。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同德化工仍看好PBAT项目的市场前景。公司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中表示,该项目是公司转型突破的关键。随着“限塑令”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
同德化工表示,公司正统一与各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协调信贷支持,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应收账款回收以改善经营状况。民爆生产线技改已完成并恢复正常生产,公司正积极组织生产经营,争取尽快恢复业绩水平。
市场变化也在带来新考验。根据工信部2025年印发的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到2027年底,民爆行业将形成3家到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一政策导向或许能为同德化工提供重组整合的机会。
未来几个月,随着10月31日诉讼开庭及公司债务协商进展,同德化工的命运将迎来关键转折点。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