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过去两年,美国的原油产量持续刷新纪录。AUS GLOBAL澳洲环球认为,这一增长延续了本世纪初页岩油热潮带来的产量激增趋势。根据能源信息署的数据,美国在2024年的日均原油产量达到1320万桶,高于2023年的1270万桶和2022年的1250万桶。这显示美国正稳步走向连续第三年刷新年度原油产量纪录的目标。截至2025年9月12日当周的累计产量为1344万桶/日,比去年的纪录水平高出约1.9%。
然而,在这些耀眼的数据背后,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如果将过去20年的同比增速进行分析,会发现当前的放缓趋势具有一定特殊性。AUS GLOBAL澳洲环球表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美国只有两次出现连续三年的产量增速放缓,但那两次都有外部因素推动:2014至2016年,由于OPEC发起价格战导致油价暴跌,美国生产商大幅削减钻井活动;2018至2020年,COVID-19疫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需求萎缩。而本轮放缓则不同,它主要由内部因素推动——资本管理、地质条件以及基础设施限制,而非市场冲击。
产量曲线呈现新形态。AUS GLOBAL澳洲环球认为,2025年的年初产量增长明显低于页岩热潮的高峰期,当时年增长率往往达到两位数。虽然美国最主要的产油区——二叠纪盆地——仍在创纪录产量,但增幅有所减小。钻井和完井变得更加谨慎,生产商也在拉开井距,以避免过快消耗油藏。这样的放缓并非危机信号,而是行业成熟的体现。早期页岩革命时期的“增长至上”思维正在让位于更加注重股东回报的稳健策略。
AUS GLOBAL澳洲环球分析认为,产量放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资本纪律:经历多年超支后,大多数上市油企已严格遵循资本分配框架。管理层明确听取了投资者的声音:优先考虑自由现金流,而非单纯追求产量。这意味着钻井计划放缓,同时更多现金通过分红和回购返还股东。
地质限制:过去十年内,高产“一级”油区已经高度开发。尽管技术提升了单井产量,但更多开发已进入核心区以外区域,产量较低且枯竭更快。
服务成本与通胀:劳动力短缺、钢材价格上涨及服务成本上升也拖慢了活动步伐。虽然较疫情高峰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2020年前水平。
基础设施瓶颈:尤其是二叠纪盆地,运输能力仍有限。管道扩建虽在进行,但速度仅能维持当前产量增长,而不足以支撑新的爆发式增长。
这导致产量增速放缓,与2010–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不到十年翻倍的疯狂扩张形成鲜明对比。
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同样显著。AUS GLOBAL澳洲环球认为,美国增产放缓可能使全球油市供需格局趋于紧平衡。过去十年,美国产量上升帮助抑制国际油价,削弱OPEC定价能力。如果增速持续下降,市场可能需要更多OPEC+供应,这也意味着该集团将逐步恢复定价影响力。换句话说,更平缓的美国产量曲线可能为油价提供底部支撑,这对油企和投资者来说是利好,但也可能导致油价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对于投资者而言,增速放缓实际上是一种利好信号。AUS GLOBAL澳洲环球认为,油企不再将每一美元投入钻井扩产,而是更多通过可变分红、股份回购和减债返还股东现金。这一转变在季度财报中已有体现,例如先锋自然资源(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德文能源(Devon Energy)和EOG资源公司(EOG Resources)都优先考虑现金回报,并在油价高企时发放特别分红,从而形成了更加稳健、收益友好的行业格局,即便产量增长不再惊人。
总体来看,美国油市的纪录增长虽令人瞩目,但AUS GLOBAL澳洲环球认为,行业正进入一个以效率和稳健为核心的新阶段。产量仍在上升,但增速曲线趋平。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燃油价格可能不会大幅下降;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注重纪律、效率和现金回报的成熟油市正在形成。换句话说,美国油市正在成长,对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而言,这恰恰是理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