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陈白
被誉为“女版巴菲特”的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erine Wood),其执掌的方舟投资(ARK Invest)近日对中国科技股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增持操作。
据方舟投资发布的每日交易报告,尽管阿里巴巴股价近期持续走高,创下自2021年底以来的新高,但“木头姐”依然选择果断出手。报告披露,方舟投资通过旗下两只不同的ETF基金,共计买入了价值约1630万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除了阿里巴巴,方舟投资同日还大幅增持了另一家中国科技公司百度的股票,将其持仓总额提升至4700万美元。这一系列举动,被外界理解为其加码中国科技概念股意图明显。
在全球市场情绪多变的背景下,这位华尔街风向标人物的投资决策,无疑为中国科技板块的未来走向增添了更多积极的想象空间。这一系列操作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仅仅因为其发生在个股股价的相对高点,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可能预示着在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一部分具有敏锐嗅觉的国际资本,正在重新审视和评估那些一度被市场冷落的中国科技巨头的内在价值。
图片来源:摄图网过去数年,中概股经历了一段估值下修周期,其市值与其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实际地位严重不符。然而,随着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正成为改写叙事的关键变量。当英伟达的市值因其在AI算力领域的绝对垄断而屡创新高,微软、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凭借AI应用重塑业务边界时,全球投资者都在寻找下一个能够分享时代红利的价值洼地。在这样的全球视野下,中国科技公司所展现出的AI潜力,出现价值的重估也是情理之中。
以“木头姐”本次增持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为例,两者都是中国最早布局大语言模型的企业之一。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模型,不仅在技术上持续迭代,更重要的是它与阿里云的深度结合,试图将AI能力赋能给电商、物流、金融等核心业务,构建一个庞大的“AI+”商业生态。百度作为以搜索技术为核心的公司,在信息检索、内容生成等场景有先天优势,其在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的长期投入也为AI落地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这种将AI技术与自身庞大应用场景和海量数据相结合的能力,是中国科技公司特有的优势。
凯茜·伍德的投资哲学一向聚焦于“颠覆性创新”,她此刻的选择,可以被解读为她认为中概股的“颠覆性”正在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更底层的硬核科技创新,而当前的市场价格尚未充分反映这一转变。
除了AI带来的新叙事之外,估值本身的吸引力也不容忽视。即便在经历了一轮反弹之后,与美国同类科技公司相比,许多中概股的市盈率、市销率等关键估值指标依然处于历史低位。换言之,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便有机会投资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在人工智能这一确定性赛道上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这对于追求高成长性的基金而言,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当然,我们不能将ARK基金的个别操作简单等同于整体外资的全面转向。资本的流动是复杂且多维的,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与摩擦并未消失,这使得供应链安全、技术出口管制等问题长期存在。也正因此,那些对地缘政治风险极度敏感、投资风格偏向保守的长期基金可能仍在观望。
但从“木头姐”的选择来看,像ARK这样以捕捉技术周期为核心、对风险容忍度更高的投资者,则已经开始“用脚投票”。这代表着一种分化和选择的开始:那些真正拥有核心技术、广阔应用场景和清晰AI战略的头部公司,正在被聪明的资本重新识别和定价。
当然,今天这股由AI驱动的重估浪潮或许才刚刚开始,它也不会是一条坦途,途中必然伴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地缘政治的扰动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对于全球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而言,忽视中国市场AI玩家们的潜力,将可能面临巨大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