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药业、盟科药业易主,医药行业加速洗牌

小小MT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近日,启迪药业盟科药业控制权变更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9月23日晚间,启迪药业(000590.SZ)发布公司控制权变更完成的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由启迪科服变更为湖南赛乐仙,实际控制人为江琎,同时公司高管基本调整完成。而随着股东和管理层的变动,启迪药业也将迎来自上市以来的第6次更名。

  无独有偶,9月22日晚间,盟科药业-U(688373.SH)发布公告称,其与海鲸药业签订了《附条件生效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认购协议》,将向海鲸药业发行1.64亿股A股股票。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控制权将发生变更,海鲸药业将持有公司20.00%股份并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自然人张现涛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这也将结束此前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资本市场风云激荡,企业控制权变动背后,既是资本对医药赛道价值的再判断,也是行业加速洗牌的缩影。对启迪药业、盟科药业而言,如何依托新股东资源完成业务聚焦、稳定经营预期,将是决定其能否在行业变革中突围的关键。

  启迪药业易主湖南赛乐仙

  启迪药业股东变更源于启迪科服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贸试验区分行存在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导致启迪科服持有的,当时全部处于质押/司法冻结状态的启迪药业5860.7万股票被公开拍卖。

  7月15日,湖南赛乐仙管理咨询服务合伙企业(简称“湖南赛乐仙”)以10.07亿元的价格成功竞拍。湖南赛乐仙成立于2025年6月19日,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江琎。

  股权变革也伴随着人事变动。8月30日,启迪药业发布公告,焦祺森因工作变动决定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同时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辞去上述职务后焦祺森仍将担任公司其他职务。冯雪因工作变动决定辞去公司董事等职务,继续担任公司总裁。

  9月22日晚间,启迪药业又发布公告指出,冯雪因工作变动决定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蔡军先生因职业规划原因决定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二者也一并辞去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的所有职务。

  也是在9月22日,启迪药业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经股东湖南赛乐仙提名,补选江琎、周延奇为非独立董事。

  9月23日,启迪药业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选举江琎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补选董事会下设各委员会的相应委员并调整了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同时,江琎担任公司总裁、乔雪峰担任公司副总裁。

  由此,基于股权结构、湖南赛乐仙持股比例及董事会等治理架构调整情况,启迪药业控股股东变更为湖南赛乐仙,实际控制人为江琎。

  启迪科服不再持有公司股票,启迪科服及其一致行动人北京华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票总数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从26.37%下降至1.90%。

  在股东变更的同时,启迪药业还拟进行更名。9月6日,启迪药业发布公告,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司主营业务和行业特征,增强消费者和投资者对公司品牌辨识度,拟对公司名称进行变更——古汉养生健康产业集团股份公司。

  根据启迪药业半年报,其业务涵盖中药、化药、保健食品三大板块,是湖南省首家医药类上市企业。其核心产品古汉养生精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汉”品牌被评为“中华老字号”。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更名之前,启迪药业已先后更名5次。启迪药业集团股份公司于1993年11月成立,1996年1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随后,1997年、2000年、2001年、2015年、2020年由于各种原因分别进行更名。

  对于这种频繁的更名是否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以及启迪药业如何降低可能的负面影响等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了启迪药业董秘,对方表示“没有办法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9月6日,启迪药业公告称,因日常经营业务需要,预计在2025年度将与湖南赛乐仙之关联方湖南恒昌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昌医药”)发生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交易金额预计不超过5000万元。

  恒昌医药成立于2015年1月20日,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均为江琎。2022年,恒昌医药寻求深交所上市,经历三轮问询后,其又于2024年7月主动撤回IPO申请。

  根据启迪药业官网,8月以来,恒昌医药与启迪药业互动较为频繁。二者欲在思想理念、文化融合、经营协同、资源整合等维度展开深度链接。

  对于启迪药业未来的战略规划,董秘向记者表示,9月16日,衡阳市人民政府与恒昌医药签订了战略协议,后续可能会按照战略协议的内容,进一步推动经营发展。但是具体内容,目前并未对外公布。

  盟科药业易主海鲸药业

  9月22日晚间,盟科药业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以6.3元/股的价格向南京海鲸药业定向增发1.64亿股股份,募资不超过10.33亿元。

  发行完成后,海鲸药业将持有盟科药业20.00%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自然人张现涛将成为公司实控人,同时海鲸药业有权向盟科药业董事会提名5名董事,超过董事半数。

  作为一家高端抗生素玩家,盟科药业于2022年8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首款产品康替唑胺片已于2021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有多款抗菌新药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2022-2023年及2023-2024年已上市产品销售收入年增速分别为88.31%和43.51%,2025年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同比增长10.26%。

  但随着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盟科药业自有团队覆盖终端医院的广度与深度仍较为有限,其产品难以短期内实现进一步爆发式的增长,需要通过外部赋能进一步提高商业化效率。

  而且,目前盟科药业仍无自主生产能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有产品均委托华海药业进行生产。2025年9月,公司新增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康替唑胺片生产用原料药生产商,其生产的康替唑胺原料药上市登记,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在此背景下,盟科药业计划通过本次融资实现产业整合,引入具有较强销售能力的产业投资人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同时进行生产与研发的协作。

  更为关键的是,募集的资金一方面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既支撑日常经营发展,也改善财务结构以降低经营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则用于保障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盟科药业历史上研发投入较大,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研发投入分别为1.50亿元、3.45亿元、3.69亿元和1.16亿元。

  “因此,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自身行业地位,公司需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本次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的资金实力将得到提升,将为公司进行持续的研发创新提供资金保障。”盟科药业指出。

  海鲸药业成立于1991年7月,张现涛以直接和间接持有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72.85%股权,为实际控制人。海鲸药业主要聚焦化学制剂及原料药、药学研究服务、CDMO服务(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在化学制药业务领域,海鲸药业共拥有制剂药品注册批件40个,原料药生产批件5个, 其中25个药品注册批件纳入2024年版医保目录。

  光大证券研究指出,此次定增融资将显著增强盟科药业的资金实力,加快MRX-5/MRX-8等抗菌药物的海外临床研发进度。此前公司这两款产品已经完成海外临床I期,且MRX-5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若顺利开展海外临床II期试验将显著提升公司价值。富余资金亦可助力盟科药业进一步拓展临床前研发,公司临床前管线包含多肽偶联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及其他抗感染类药物有望借此机会推进至临床阶段。

  无论是“困境企业”的控制权迭代,还是成长型企业的资源整合,实际控制人变更都可能影响现有经营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并因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和业务管理体制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相关企业能否在变革中完成突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