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倪浩】在稳定物价和保证就业“双重使命”下,政策天平倾向了后者。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此前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已连续5次按兵不动。决议公布后当天,美股收盘涨跌互现,道琼斯指数回吐500点涨幅,随后再次走高。周四,美国国债收益率回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4个基点,至4.05%,美元小幅走高。欧洲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上升0.67%,日本基准日经225指数上涨 1.15%,亚太其他市场涨跌互现。
美联储如期降息25基点,仅1票反对
据彭博社报道,美联储最新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11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降息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4.25%。
美联储表示,尽管通胀有所回升并且“仍然在较高水平”,但“就业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新增就业放缓,失业率仍然较低,但也有所上升。美国海军联邦信用合作社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警告说:“尽管存在通胀风险,但眼下更大的风险是更多美国人失业,以及由此开始的通向衰退的下行螺旋。”
唯一投反对票的是本周火速入职的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的新任理事米兰,他支持降息50个基点。
特朗普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当被问及米兰加入美联储对机构独立性的影响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中央银行仍“坚定致力于”保持其政治独立性。
美联储依旧“前路迷茫”
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最新点阵图(19位美联储官员匿名对未来利率的预测图表)显示,美联储内部分歧巨大:有10位认为“今年还将降息两次或更多”,而另外9位委员则认为将降息一次或更少,甚至完全不再降息。
金融服务公司信安资产首席全球策略师沙阿直指,美联储明年的点阵图更是集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准确反映了当前人们对经济前景混乱的看法,而劳动力供应变化、数据测量问题以及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将会使其变得更复杂。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联储的官员们正在被全面政策实验重塑的经济中艰难前行。特朗普征收的关税远超其第一任期,增加了制造商和小企业的成本。一些美联储官员担心通胀问题,因为通胀水平已连续4年多高于美联储的目标。其他人则担心此前为抗通胀大幅加息的滞后影响,或将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不希望看到的疲软。美联储官员们一整年来都在讨论如何权衡这些矛盾问题。
在美联储工作了40年、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担任美联储副主席的经济学家唐纳德·科恩说,“即便抛开政治因素,这也是一个艰难、非常复杂的局面。”但美联储未来很难避开政治因素的影响,法新社引述安永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的观点指出,“历史表明,当央行受到政治影响时,经济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专家: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加
疫情过后,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2024年开启了全球央行降息大潮。本周的“全球央行超级周”除了美联储外,加拿大、英国和日本央行也将相继公布利率决议。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引发全球央行新一轮降息潮。
粤开证券分析师罗志恒分析,降息将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一定托底作用,却难以逆转整体放缓趋势。他认为,关税、移民等政策的持续压制以及消费者与企业信心走弱,决定了美国经济增长仍将承压。
美联储降息后,中国货币政策迎来更大调整空间。杨德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中国央行也有较大的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有望通过降息、降准来提振经济,稳住楼市股市。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间窗口,实施更大力度的货币与财政宽松,进一步推动降准、降息,并继续扩大财政项目加速落地,放大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利好效应,推动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马伟认为,美联储降息后,在中国股市大幅反弹背景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或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回流中国。而对中国企业来说,美元利率走低意味着加速海外融资和出海布局产业链的新机会窗口即将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