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亿招商基金掉队:二季度非货规模蒸发近300亿、净利跳水7%、明星经理出走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来源:东西财经

  “管理规模与业绩‘双杀’,明星基金经理纷纷离职、高层换血,招商基金逐渐掉队头部阵营。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非货总规模突破34万亿元。非货规模排名中,前十家有九家单季均大幅增长,唯独招商基金二季度缩水272.04亿元,排名跌至第十。

  规模滑坡直接拖累该公司的盈利。2025年上半年,招商基金营收25.61亿元,同比仅增1.17%;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滑6.81%,增幅在“新十家”中位置靠后。反观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等头部公司,营收、净利润仍保持较高增速,招商基金与它们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与此同时,招商基金近一年还卷入了“离职潮”风波:百亿级权益舵手翟相栋、固收“一哥”马龙、绩优总监贾成栋相继出走,投研核心持续失血。管理层同步震荡,招商基金董事长王小青拟调离,原总经理徐勇任期届满后转投华安基金,回归“老将”钟文岳新任总经理一职,其能否扭转净利润两连降仍待考

  管理规模曾接近千亿元的招商中证白酒指数2025年二季度亏损近52亿元,其中A份额最新规模较高峰缩水65%,且近两年及近三年的净值跌幅均位于同类排名垫底。该指数的基金经理侯昊目前管理着十余只基金产品。

  从招商基金整体来看,“一拖多”现象普遍。除侯昊外,邓童亦管理基金产品十余只。此外,蔡振、李家辉、王娟娟、王梓琳、张宜杰、王景绰等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数量也相对较多。

  01

  

  规模缩水,净利下滑近7%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突破34万亿元。

  按非货规模排名,前十名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有增有减,招商基金是唯一一家二季度管理规模出现缩水的,从2025年一季度的5592.19亿元减至5320.15亿元,缩水272.04亿元,非货规模排名第十名。招商基金非货规模排名最高还要追溯到2022年第二季度,非货基金规模为行业第五,此后逐渐开始下滑。

  除此之外,其他九家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均实现飞速扩张。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两家均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1017.69亿元、1216.25亿元;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单季均增长超500亿元;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分别增长了662.68亿元、705.35亿元、389.08亿元、457.00亿元。

  近日,随着各大公募基金公司的股东陆续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参股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随之曝光。

  截至2025年上半年,招商基金的营业收入为25.61亿元,同比增速仅1.17%;净利润为7.89亿元,同比下滑6.81%。在“新十家”基金公司中,招商基金无论是营业收入或者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均处于接近垫底的位置

  按照非货规模排名,“新十家”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

  其中,规模排名首位的易方达基金营业收入58.96亿元,同比增幅9.71%;净利润更是大幅增长23.84%至18.77亿元。华夏基金营业收入紧随其后,表现亦不俗,为42.58亿元,同比增幅16.05%,比广发基金、南方基金都高,后面三位分别为38.98亿元、37.97亿元,同增22.17%、11.65%;然而华夏基金的净利润却落后于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分别为11.23亿元、11.80亿元、11.9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78%、43.54%、15.24%。

  此外,富国基金、博时基金的营业收入均在二三十亿元,同比增幅也比招商基金高出一些。其中,富国基金的营业收入为33.30亿元,同比增幅为14.09%;净利润9.2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9.46%。博时基金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3.56亿元、7.63亿元,同比增长6.36%、0.20%。

  如此看来,位于头部的公募基金公司在保持着管理规模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大部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表现均较为亮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招商基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情况均不容乐观,净利润甚至出现了下滑

  02

  

  明星基金经理出走,高层换血

  无论非货管理规模缩水,还是业绩堪忧,或与近期明星基金经理先后离职、公司高层变动相关

  8月9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翟相栋因个人原因正式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且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据悉,翟相栋拥有十年证券投研经验,2020年加入招商基金,自2022年4月29日开始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引人注目的是,该基金规模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4000万元到2024年底突破百亿规模。

  但是,随着翟相栋离职消息传开,该基金产品规模缩水。截至其8月9日卸任时,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规模缩水至81.31亿元;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成立以来净值涨幅高达504.60%,招商优势企业混合C为87.93%,在同类排名中位置靠前。

  目前,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C由陆文凯接任管理,截至9月12日,其管理的招商产业升级1年持有期混合C任职回报为-1.70%,低于同类平均17.43%,同类排名6001|6958;招商瑞利灵活配置混合(LOF)C任职回报-8.15%,同类平均11.76%,同类排名5883|6894

  此外,今年以来,马龙、苏燕青、王岩等人先后于4月1日、4月17日、4月23日离任。其中,马龙自2012年加入招商基金,2014年起担任基金经理,离职前管理规模一度高达876.18亿元,占招商基金债基总规模超20%,是固收团队的领军人物。在加入招商基金后,马龙横揽金牛奖、金基金奖等多个奖项。目前,马龙已经正式加盟天弘基金。

  2024年6月,招商基金原投资管理四部专业总监贾成东卸任,其于2015年加入招商基金,管理的招商优质成长、招商行业精选等基金业绩出色,任职期回报较高,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 ,他的离开同样让招商基金失去一员大将。目前,贾成东已经加入申万菱信基金任副总经理。

  然而,招商基金的高层变动无疑更受市场瞩目。

  8月4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王小青因工作原因,向董事会申请辞去副行长职务,且“不再在招行及其控股子公司任职”。截至目前,招商银行官网显示,目前副行长分别为王颖、彭家文、雷财华、徐明杰,王小青的任职信息已从官网撤下

  据悉,王小青已调任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一把手,拟任总经理。目前,王小青任招商基金董事长一职,因此招商基金董事长职位可能即将面临调整,不过截至目前,招商基金官网尚未发布相关公告;而天眼查显示,王小青目前仍为招商基金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

  5月20日,招商基金总经理由徐勇变更为钟文岳,徐勇因三年任期已满且个人原因离任。直到近日,徐勇正式接棒华安基金党委书记。钟文岳可以称得上是招商基金的“老将”,曾于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历任招商基金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深圳及成都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后跳槽至招银理财任党委副书记、总裁。

  回顾徐勇任期内,2022年至2024年招商基金的营业收入波动下滑,净利润更是连续两年下滑。钟文岳虽为“老将”回归,但在其任职招银理财期间,2024年招银理财净利润27.39亿元,同比下降14.14%。因此,这位 “回归老将” 能否带领招商基金扭转净利润下滑颓势,始终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03

  

  明星产品净值排名垫底,侯昊“一拖多”

  近些年,招商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亏损显著。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招商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累计亏损达594.08亿元

  时间进入2025年,作为招商基金的明星基金产品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2025年二季度亏损共计51.69亿元,其中A类产品收益7000万元左右,亏损金额却高达40.44亿元。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A成立于2015年5月27日,截至2025年6月30日,最新规模为295.72亿元,比上期减少11.68%。其规模在2021年9月30日达到顶峰842.20亿元,随后开启下跌模式,经计算,该基金的最新规模较高峰时期下跌了64.89%,近乎腰斩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C成立于2021年5月18日,最新规模为101.28亿元,该基金自成立以来,规模稳步提升至2023年底到达最高峰120.91亿元,此后即开始波动下滑,最低降至86.98亿元,最新规模较高峰时期下滑16.24%。

  在规模缩水的同时,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的净值表现亦不尽如人意。截至9月12日,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A近两年净值波动幅度为-25.74%,同类平均为30.87%,处于垫底位置,排名为2298|2301;近三年净值波动幅度-25.32%,同类平均为20.53%,同类排名1787|1861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C近两年净值波动幅度为-25.89%,同类平均高达30.87%,同类排名处于垫底2299|2301;近三年净值变动幅度为-25.55%,同类平均20.53%,同类排名1789|1861。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招商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8只股票均为白酒股,分别是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股份今世缘古井贡酒口子窖。这8只股票也在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持仓前十大明细中。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A/C的基金经理均为侯昊单独管理。除该基金外,侯昊还管理着包括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A/C、招商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招商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发起式联接A/C、招商中证沪港深消费龙头ETF、招商深证TMT50ETF、招商深证TMT50ETF联接A/C、招商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招商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联接A/C、招商中证疫苗与生物技术ETF、招商上证港股通ETF等十余只基金产品。

  在其管理的产品中,任职回报跌幅最显著的当属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C,任期回报为-58.38%,同类平均7.14%,同类排名1741|1743;此外,招商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A和招商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C的任职回报分别为-40.67%、-41.51%,同类排名1831|2070、1842|2070。

  《东西财经》梳理发现,招商基金旗下多位基金经理存在“一拖多”的情况。

  邓童自2011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2021年11月23日正式担任基金经理一职,目前管理规模共计110.69亿元。在管基金产品包括招商中证500增强策略ETF发起式联接A/C、招商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招商中证A500增强指数发起式A/C、招商中证综合指数增强发起式A/C、招商安和债券A/C/D/E、招商上证科创板50成份增强策略ETF、招商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发起式A/C、招商安康债券A/C、招商国证2000指数增强A/C、招商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ETF等十余只基金产品

  此外,蔡振、李家辉、王娟娟、王梓琳、张宜杰、王景绰等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产品数量均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