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传媒协会
9月10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正式开幕。作为本届服贸会的重点配套活动之一,以“聚力协同 融合消费”为主题的2025国际消费大会于当日在首钢园同步举行。该大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北京服务贸易协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聚焦消费领域的新场景、新业态与新模式,相关政府领导、驻华使节、跨国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各方围绕消费领域前沿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商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多元观点汇聚 共论议消费趋势与全球合作
会上,多位行业代表与专家围绕消费发展趋势与全球合作路径发表观点。
姜增伟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社会再生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全球变局加速,经济增长面临挑战,释放消费潜力成为各国共同任务。姜增伟提出,释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需各国与企业加强合作,结合需求侧引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要重视服务贸易与消费、供应链等的关联与融合,单靠一国、一企或一领域难以完成服务类消费与生产,需强化整合协作。他认为,释放消费具体可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挖掘新兴消费潜力,发展智能、绿色、健康消费,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二是对接消费领域国际规则,完善标准互认,提升政策协同,发挥国际组织作用;三是夯实基础设施,加强金融基建,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强化中国消费政策引导,探索稳定币应用,建设高效的跨境流通体系。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 姜增伟
姜明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受地缘政治与不公平贸易影响,不确定性增加,消费市场低迷冲击传统消费模式,促使消费理念与方式向多元化、全球化深刻变革,全球消费已非单一国家或行业的“独角戏”,需多国协同参与。姜明介绍,国际消费需要聚焦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明确跨境物流与国际支付协同保障、全球数字技术共享、中外环保技术与可持续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性,“聚力协同”是中外消费合作的必然选择,“融合消费”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未来方向。姜明提及,中国商业联合会发起国际服务联盟联席工作机制,将持续联合相关部门推动行业转型、整合资源,助力中国消费品牌国际化,期望大会凝聚智慧,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中国流通产业、商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 姜明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执行总裁克丽斯特尔·伊登在致辞中表示,“和而不同”,称真正进步源于包容多样、和谐共进,期望大会成为多元观点交会、共创机遇的平台,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是推动创新与增长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在塑造全球消费及贸易格局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世界贸易中心协会与服贸会开展合作,正是这种关键地位与重要影响力的具体体现。它为国际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中国市场提供了桥梁,同时也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场。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总裁Crystal Edn
秘鲁驻华使馆一等秘书弗朗西斯科・加西亚在致辞中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关键驱动力,更是国家间社会连接的桥梁。中秘家庭互享对方产品的场景,不仅是贸易连接,更能深化民众理解与依存,未来秘鲁将扩大在华影响力,持续提供高质量、可持续且创新的产品;同时欢迎能带来先进技术、专业知识与就业的中国投资,期望其契合秘鲁产业发展优先方向,共筑有活力、韧性、包容且可持续的国际消费生态。
秘鲁驻华使馆一等秘书 弗朗西斯科·加西亚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在致辞中表示,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融合”是消费升级核心关键词,文旅与商业、体育与消费、金融与实体交织联动,催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经济传媒作为连接市场、政府与消费者的桥梁,需做好消费趋势“观察者”与融合发展“推动者”。未来协会将发挥传媒优势,借深度报道挖掘创新案例、用鲜活故事传递消费信心,依托媒体矩阵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让传媒力量成为打通消费堵点、激活消费市场潜力的“催化剂”。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
赵萍在分享中聚焦“跨界融合”主题,指出国际消费共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依托跨国经贸与人员流动,推动消费趋势、热点及文化在全球形成共振浪潮,表现为消费趋势同步、消费文化传导、重大节庆带动消费热点。当前其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全球市场规模扩大(预计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达50亿,亚洲占比超60%)、科技进步加速共振节奏、文化传播拓宽热点路径,挑战则是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竞争更激烈、产业升级滞后难抓机遇。她认为跨界融合是关键应对方向,能创造新消费增长点、适配技术趋势、契合政策,还蕴含创新机遇,同时建议从统筹基建、加强城市营销等五方面为跨界融合打造良好环境,助力消费与经济发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
安永德国企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马仕鹏表示,中国消费行业从数据看,增速虽从高位下滑,但愈发成熟,消费在GDP增长中占比可观;从消费结构上看,商品销售放缓,服务消费因人口、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变化而扩张。当下消费热词反映政府重点发力方向,比如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交易量增长,同时消费数字化、体验化、理性化趋势明显,创新产品及绿色可持续服务受青睐。
安永德国企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Magnus Sprenger
创新消费场景 共促多元融合
当前,全球消费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跨界融合打破行业边界,数字技术重塑消费场景,文化赋能激活消费潜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建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洞察趋势是起点,落地实践是关键。为推动文商旅体等领域从“思想融合”走向“资源协同”,北京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联盟在会上成立,联盟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市商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国资委指导,首批汇聚24个行业协会及100家重点企业。
会上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丁剑华、市文旅局副局长徐振涛、市体育局副局长周玲、市广电局二级巡视员卢辉以及市社区体育协会、首视听协会、市文旅协会、市观光休闲农业协会、市电竞协会秘书长等相关领导莅临大会共同发布联盟。
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傅跃红会长介绍,联盟的成立是响应党和国家对消费场景创新与多元融合作出的部署。联盟将发挥多方面重要作用:促进跨行业信息共通,助力相关行业及时掌握彼此动态与需求;推进资源共享,整合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等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成合作共赢,推动不同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服务。
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傅跃红
北京市文商旅体跨界合作信息发布平台也在会上同步推出。北京商报社李波涛社长介绍说:“为助力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好地服务联盟成员,平台正式发布。平台上线后,将聚焦文商旅体多业态融合发展,为企业和品牌提供高效、可信的项目发布及合作对接服务。”
北京商报社社长李波涛
多措赋能消费 助力协同发展
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提振消费,畅通城市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自2021年起,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吴凤武副司长在会上发布《2024年度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介绍,我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速明显:截至2024年底,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5188个便民生活圈,服务1.18亿社区居民,且生活圈内商业网点累计创造732.4万个就业岗位,同比增长44.9%,有效带动就业增长。《报告》建议,下一步需推动便民生活圈从重点城市向有条件的县城延伸,且持续推进功能转型升级 ——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转向提供更高品质、更人性化、更精准化的服务,构建覆盖全年龄段居民的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体系,重点满足“一老一小”业态需求。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吴凤武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年轻人推动消费向“多元融合”方向升级,不再局限于单一商品消费,更追求跨领域、跨场景的融合体验。另一方面,年轻人的消费更具“价值导向”,既重视个性化与兴趣表达,也关注绿色、可持续与全球化视野。
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次元业务发展部总经理章毅在以“年轻消费生态的构建——百联ZX次元主题商业的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发言中表示,其创新实践不仅是一个传统百货成功转型的故事,更是百联洞察年轻消费群体,构建全新的商业空间和商业内容的心路历程。“也彰显了年轻消费群体消费逻辑改变,更愿为体验、服务、悦己和兴趣买单的消费理念。”
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次元业务发展部总经理章毅
消费升级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尤其在国际消费领域。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王亚在分享中表示,跨境支付便捷度、金融产品精准度直接影响全球消费效率与体验。未来跨境支付市场将向“现代、开放、高效、无缝链接”演进,“政策、技术、商业、安全”四大要素也将持续深度融合。依托在境内及境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营机构(中银香港、中银澳门分行担任当地发钞行),中国银行可提供“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综合服务”的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王亚
会上,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还与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协同发力,整合金融与商业资源,破解消费痛点、激活市场潜力。
嘉宾按手印共同启动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助力提振消费十项举措,相关内容通过视频展示,相信这将成为“金融赋能消费”的典范,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
深化国际合作 共拓消费新局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傅龙成为国际服务联盟联席工作机制成员颁发证书。该机制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于2023年发起创立,旨在推进中国服务标准国际化,发挥其在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引领作用,促进国内外服务标准的互联互通。与去年相比,今年该机制规模显著扩大,已有来自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商协会组织、企业积极响应并加入 。其致力于为各国企业搭建更为广阔、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全球服务业市场在创新中前行、在融合中发展、在可持续理念下不断进步,助力全球服务业迈向新高度。
在“品牌国际化发展与多行业融合消费”圆桌对话环节,捷克驻华使馆商务参赞亚当・库普卡、王府井集团副总裁祝捷、斯里兰卡驻华使馆三秘(茶叶官)Tharanga Abeysekara、北京华江文化董事长陈绍枢、斯洛伐克企业代表Jan Kerekes、ISPO中国负责人庞丹共同参与。亚当・库普卡建议借“消费+文化”推广捷克高端制造与文创产品,深化中捷消费合作;祝捷分享王府井集团业态创新案例,提及多项目改造计划以打造特色消费场景;Tharanga Abeysekara指出斯中在旅游、红茶贸易及中国产品入斯方面合作密切;陈绍枢表示华江将依托奥运IP与中旅渠道推动国潮出海;Jan Kerekes称斯洛伐克企业会调整产品适配中国市场,寻求制造与电商领域合作;庞丹提出ISPO中国将助力国际运动品牌入华,推动其与中国文化融合,助力体育消费升级。
与会嘉宾表示,2025国际消费大会从驻华使节的跨国合作建议,到企业代表的实践经验,每一个观点都为“国际消费协同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也让他们看到了全球消费领域“合作共赢”的广阔前景。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