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文|张玉龙 王大林
1、AI算力爆发,Token消耗激增驱动国产替代提速。2024年初至今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1千亿增长至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多倍。Token消耗量剧增下看好国产算力行情。
2、中美发布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短期缓解贸易压力。关注稀土板块。
3、反内卷深化,供给优化与需求刺激共振。供给端,储能行业152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需求端,财政贴息激活内需。反内卷下,重点关注金融及互联网板块。
一、本周要点
1、AI算力爆发:Token消耗激增驱动国产替代提速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刘烈宏介绍,2024年初至今年6月底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1千亿增长至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多倍,反映AI应用规模化落地加速,国产算力诉求有望进一步攀升
主要驱动因素来自:(1)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交易机制突破。中国建成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量400PB,数据供给规模化;“语料作价入股”试点(上海/天津/安徽)允许企业将数据集折算为股权,推动数据价值直接资本化;(2)推理优化技术突破降低成本瓶颈;(3)AI用户基数持续增长,中国已有超2.5亿人深度使用生成式AI工具
Token消耗量与国产算力行情高度相关,Token消耗量剧增下看好国产算力行情
2、关税动态追踪:中美发布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中美8月12日达成协议,双向暂停24%关税90天,但供应链调整趋势未改:短期红利仍在。机电、家电、新能源设备对美出口成本下降;(2)芯片、精密设备进口商供应链压力缓解,但“国产替代”仍是长期主题,关注中美竞争受益的稀土板块
3、反内卷深化:供给优化与需求刺激共振
(1)京东发布半年报,二季度实现营收3566.6亿元,同比增长22.4%;归母净利润为61.78亿元,同比下滑约51%,销售费用拖累利润。关注互联网反内卷进度
(2)反内卷推动供需结构优化。供给端,储能行业152家企业签署自律公约,叫停价格战,聚焦差异化;需求端,财政贴息激活内需。2025年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贷款实际用于消费,最高可享受1%的财政贴息。关注反内卷其他板块,金融及稀土等
二、行业配置观点:
重点关注:算力、稀土、香港证券、互联网等板块
反内卷政策及进度不及预期;去产能政策不及预期;经济政策整体推进不及预期;“对等关税”等全球宏观经济运转不确定性加剧的风险。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以当前A股市场为例,美国政策变化、海外经济体衰退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海外资产的业务及业绩表现,进而影响上市公司收入和设备更新进度;资本市场流动性风险。资本市场表现与市场流动性高度相关,如果市场流动性出现大幅边际变化,则可能相关上市公司市场定价或走势表现不及投资者预期;地缘冲突扩散。
张玉龙:新股策略团队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2016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5名(团体)核心成员,2017年带领团队获得金融界行业配置第4名,2018年Wind中国金牌分析师第四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策略新锐分析师第3名,2019年金融界行业配置第5名,2020年Wind中国金牌分析师第2名,每市金股组合第5名。张玉龙先生2013-2015年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全球主权风险管理和海外头寸控制,并代表工商银行赴英国展开工作交流。2016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全面负责中信建投策略研究工作。张玉龙先生拥有丰富的金融研究经历,致力于经济与金融前沿理论创新和应用,先后在《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深度参与了科创板的设计研究工作,发起了中证科技50策略指数和科技50ETF基金设计工作,著有《科创板投资策略十讲》。
王大林:中信建投证券新股策略分析师,主要覆盖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区域产业等领域,致力于经济结构研究。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重要提示:
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