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最强风口!可控核聚变“火力全开”,中核国际盘中狂飙180%!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来源:格隆汇

  万亿赛道爆发,可控核聚变掀起新能源革命。

  近来,市场热点聚焦核电方向,继上周五的逆势大爆发后,板块周一继续强势。

  截至发稿,港股中广核矿业大涨超9%,中广核电力涨超3%。

  中核国际盘中一度狂飙超180%,现回落至165%报4.73港元。中核国际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的海外铀资源运作平台,业务涵盖铀产品的买卖以及铀矿的勘探与销售。

  浙商证券指,作为核电燃料,天然铀将显著受益此次远期核电需求预期增长,且天然铀供需偏紧格局或将进一步强化,天然铀长牛可期。

  A股哈焊华通雪人股份融发核电2连板,大西洋百利电气等多股涨停,市值超1200亿元的上海电气大涨超7%。

  不过,此前创下10天6板的王子新材今日则涨势放缓,盘中一度大跌后翻红。

  5月以来,该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起飞”,月初至今累计涨幅近100%,而在近11个交易日里收获了6个涨停。

  昨晚5月25日),王子新材发布风险提示,公司近日股价涨幅较大,涨速较快。

  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可控核聚变业务占比小且可持续性存疑。截至5月23日,公司静态市盈率为-105.73,市净率为 4.18。

  5月市场最强风口?

  被称之为改写全球能源版图的“终极能源方案”的可控核聚变,正掀起新一轮科技投资狂潮。

  最近受多重消息影响,该概念也一跃成为5月市场最强风口之一。

  一方面,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宣布,经过30多国数十年努力,成功完成世界最大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建设。

  这也标志着人类向实现可控核聚变能源迈出关键一步。

  而中国作为ITER关键参与者,贡献了18%的核心部件。

  另外在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核能“复兴令”,进一步催化市场热情。

  该行政令包括扩大美国核能规模、核能产业链、缩短核电项目审批周期等

  其中,要求美国能源部在2030年前启动10座大型核电站建设,并在2050年前将美国核电产能翻四倍。

  特朗普称,“核能是一个热门行业,将把它做得非常大。”

  早在上任之初,特朗普就宣布了“国家能源紧急状态”。他表示,需要足够的电力来满足AI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说,特朗普希望第二任期结束前“测试和部署”新的核反应堆。

  浙商证券指出,特朗普新政将进一步强化全球核电发展叙事蓝图,带动产业资本开支强度提升。

  产业化提速

  全球正刮起核能复兴风暴,终极能源风口已至。

  聚变行业协会(FIA)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中,全球私营聚变商业公司累计获得总投资额71.2亿美元,同比增加9亿美元,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屡创新高。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亿美元,2050年或突破万亿美元。

  梳理来看,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下游应用与运营等环节。

  涵盖了超导材料、磁体制造、真空系统、能源转换等多个环节。

来源:RimeData 来觅数据 据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对可控核聚变领域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核聚变技术也突破不断

  5月1日,我国BEST堆工程总装正式启动,聚变堆建设进入到了全面攻关阶段,力争在2027年完成全面建设并有望率先实现聚变发电的实验演示。

  5月16日,中国聚变能源发布竞争性谈判采购公告,采购人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聚变行业进入实质性阶段,产业化进程加速。

  在政策与技术共振之下,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可控核聚变领域。

  早前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就分别增资10亿元和7.5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为未来聚变堆商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光大证券称,核电市场空间巨大,产业链投资机会丰富,关注受益ITER项目交付及国内新实验堆建设的核心设备供应商中游设备以及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

  国金证券也表示,可控核聚变兼具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及环保优势,Q值突破1实现能量盈亏平衡,行业累计融资超71亿美元。

  随着高温超导磁体技术突破及EAST项目创造"亿度千秒"新纪录,重点关注中游设备尤其是高温超导磁体环节。

  该行看好可控核聚变行业在“十五五”期间资本开支进入加速释放周期,相关设备公司的订单有望释放,建议重点关注板块资本开支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高盛分析指出,由于供应端结构性投资不足、AI数据中心及其他电气化趋势推升需求,以及全球对稳定清洁能源以实现脱碳目标的迫切需求,相信核电主题将在2030年代持续跑赢市场,并很可能延续至2040年。

  随着创新、投资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增强,核技术正迎来显著的增长拐点,尤其是在全球对可靠、全天候、清洁电力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