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生猪市场猪价走势分析:窄幅调整,整体偏弱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安卓版下载

一、全国猪价整体偏弱,北方主产区领跌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延续震荡偏弱格局,大畜牧网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7.45元/斤,较昨日下跌0.05元,跌幅0.70%,连续两天下跌。分区域看,北方主产区全面承压:黑龙江、吉林猪价跌至7.15-7.3元/斤,辽宁、河北主流报价分别为7.2-7.4元/斤和7.3-7.45元/斤,北方散户主流价格普遍偏弱5分/斤。相比之下,南方市场表现分化,河南、山东稳中有弱,主流报价分别稳定在7.2-7.3元/斤和7.3-7.5元/斤,而四川逆势上涨0.1元/斤,成为全国唯一上涨省份。

二、供需博弈加剧,短期扰动因素交织

供应端:二次育肥与压栏增重形成对冲

当前生猪市场呈现“表面平衡、深层博弈”特征。尽管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066万头高位,但养殖户通过压栏增重和二次育肥调整出栏节奏。数据显示,4月第2周二次育肥栏舍利用率已回升至33%,东北、山东等地集团场猪源大量流入二次育肥渠道,导致适重猪源阶段性减少。然而,随着养殖端利润测算(增重成本<售价),养大猪策略仍占主导,市场在春节后形成“一致性默契增重”,预计4月下旬至5月将迎来大猪集中出栏高峰。

需求端:消费淡季与冻品库存形成支撑

清明假期后终端需求进入季节性低谷,白条批发价环比下跌0.2%,屠宰企业开工率维持在45%-50%。不过,年后政策驱动下的屠企冻品补库(如4月15日中央储备冻猪肉轮换收储2万吨),叠加前期被动库存消化,短期支撑3-4月屠宰量。但冻品库存周期通常不超过2个月,5月后补库动能将逐步减弱。

三、成本与政策双轮驱动市场预期

饲料成本处于历史低位,养殖信心边际改善

4月上旬玉米、豆粕价格分别下跌0.5%和0.5%,育肥猪配合饲料成本降至3.40元/公斤。低成本环境下,自繁自养头均盈利维持在100元以上,二次育肥预期利润稳定。尽管猪价上限受产能充裕压制,但养殖成本同比下降15%-20%,行业平均利润空间仍优于2023年同期。

政策调控聚焦产能监测,市场风险趋于可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农业农村部通过预警引导养殖场户顺势出栏,避免盲目压栏。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于39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基准,政策端对产能扩张保持警惕,预计下半年将通过储备调节和窗口指导平抑价格波动。

四、后市展望:震荡调整为主,关注两大转折点

短期(1-2周):价格弱势震荡,北方或企稳

北方市场在二次育肥补栏和本地消化支撑下,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南方受四川涨价带动,局部或小幅反弹。但全国均价仍受制于消费疲软,预计维持在7.2-7.5元/斤区间波动。

中期(5-6月):大猪出栏与冻品出库双重压力

二次育肥猪将在5月中下旬集中出栏,叠加冻品库存释放,市场供应压力将显著增加。若需求端无超预期改善,猪价可能下探7.0元/斤关口。

长期(下半年):成本优势与政策托底支撑行业利润

饲料成本低位运行、产能调控政策优化,以及消费旺季来临,有望推动猪价重心上移。预计全年自繁自养头均利润维持在200-300元,行业进入“低波动、微利”新常态。

五、养殖户策略建议

短期:北方养殖户可趁价格企稳有序出栏,南方关注四川涨价能否持续;

中期:警惕5月大猪出栏高峰,避免过度压栏;

长期:利用饲料成本优势,优化存栏结构,适度补栏优质仔猪,布局下半年行情。

风险提示:关注4月下旬中央收储政策动向、南方雨季对疫病防控的影响,以及二次育肥出栏节奏变化。

(转自:猪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