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国生猪市场呈现区域性分化特征,北方地区价格以偏弱调整为主,南方部分高价区高位震荡。受养殖端出栏节奏、二次育肥活跃度及消费需求等因素影响,短期市场情绪波动加剧,猪价延续弱势盘整格局。
北方地区:价格区间下移,企业出栏节奏主导
黑龙江:主流价格稳定在 6.9-7.0 元 / 斤,高价区略有回调,市场成交以稳为主。
吉林:价格偏弱运行至 6.8-7.0 元 / 斤,散户出栏意愿增强,但低价成交有限。
辽宁:报价区间 7.0-7.15 元 / 斤,主流成交 7.12 元 / 斤,低于 7 元 / 斤的价格散户抵触情绪明显。
河北:价格区间 7.0-7.25 元 / 斤,企业与散户成交价格存在差异,整体购销活跃度不高。
河南:报价偏弱调整至 7.0-7.2 元 / 斤,规模场出栏节奏放缓,支撑价格短期企稳。
山东:主流价格 7.1-7.35 元 / 斤,高价区 7.4 元 / 斤,屠企压价收购意愿较强,成交重心下移。
北方地区整体呈现供强需弱态势,养殖端出栏压力逐步显现。规模企业为完成月度计划,部分区域存在增量出栏现象,而散户受成本压力影响,挺价惜售情绪与恐慌抛售并存。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中猪(260-300 斤)价格近期回调明显,与标猪价差基本抹平,反映出大猪消化不畅,进一步抑制养殖端压栏意愿。
南方地区:高价区窄幅震荡,消费支撑有限
广东、广西等地价格维持在 7.5-7.8 元 / 斤,受二次育肥阶段性补栏及本地需求支撑,短期价格相对坚挺。但随着天气转暖,终端消费跟进不足,屠企开工率维持在 26% 左右,白条走货速度放缓,部分地区冻品库存增加,对鲜品价格形成压制。
市场核心矛盾:供应压力与情绪博弈交织
供应端:3 月规模场出栏计划环比增加 10%-15%,叠加前期压栏猪源逐步释放,标猪及中猪供应压力凸显。北方企业出栏体重普遍偏大(300 斤以上),进一步加剧市场供过于求预期。
需求端: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终端采购以刚需为主,白条肉走货量同比下降 15%。尽管学校开学带来一定提振,但替代品(鸡蛋、鸡肉)消费增加,限制猪肉价格上行空间。
二次育肥:近期标肥价差持续收窄至 0.6 元 / 公斤以下,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降温,仅南方部分区域存在零星入场,对市场支撑有限。
成本压力:玉米、豆粕价格高位运行,自繁自养成本突破 7.5 元 / 斤,外购仔猪亏损超 200 元 / 头,养殖端挺价意愿与资金压力并存。
后市展望:短期弱势调整,中期风险犹存
短期内,北方价格或延续偏弱走势,企业出栏节奏及二次育肥动向成为关键变量。若集团猪场加速出栏或标肥价差进一步收窄,价格存在下探 7 元 / 斤以下的风险。南方高价区受成本支撑或维持震荡,但需警惕集中出栏风险。
从中期来看,3 月中下旬生猪出栏量将迎高峰,叠加饲料成本上涨,养殖端亏损扩大或加速产能去化。若消费未出现显著回暖,猪价或继续承压,建议养殖户合理安排出栏计划,关注政策收储及二次育肥动向。
(转自:猪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