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厢港府仍为「节流灭赤」犹豫不决,那边厢美国政府已经雷厉风行大举裁员、节省开支,在「政府效率部」(DOGE)首长马斯克领导下,美国联邦政府至少6.5万人已接受「肥鸡餐」离职,涉及总编制逾3%。事实上,马斯克向来有一套「炒人的哲学」,他认为削减冗余必须大刀阔斧、削肉见骨; 事后若没发觉炒多咗,那就是炒得不够。然而,这一套哲学在Tesla、SpaceX、Twitter等商业公司虽然行之有效,但在讲求稳定性的政府部门,就可能带来严重副作用。
话说特朗普于1月20日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委任其亲密盟友、世界首富、Tesla老板马斯克执掌新创设的「政府效率部」,负责替美国政府削支瘦身、减轻债务。马斯克马不停蹄,履新至今短短3个星期,已打出至少四记重拳:
一、在教育部、国防部、农业部等多个政府部门,取消大批以DEI(多元、平等及包容)为主题的外判推广合约,每年节省逾10亿美元。
二、要求所有政府员工取消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安排,必须每周5日、每日8小时返回办公室上班。马斯克拟借此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为裁员提供空间。在此之前,美国联邦政府约46%员工符合遥距办公资格,他们约39%工作时间并非实体(in person)上班。
三、进驻被称为「财政黑洞」、每年开支逾400亿美元的美国国际开发总署(USAID),冻结绝大部分支出,召回所有派赴海外的员工,特朗普甚至扬言要彻底关闭这个部门。
四、向联邦政府200多万员工提出「肥鸡餐」,自愿离职者可获8个月薪酬补偿,暂时已有至少6.5万人接受,相当于联邦政府总编制逾3%。
01
宁枉毋纵 炒多咗事后补聘
由此可见,马斯克的削支行动堪称雷厉风行。毕竟美国政府目前债台高筑,去年赤字额达1.83万亿美元,总负债高达36万亿美元。为避免政府破产,马斯克声称每年要减少2万亿美元开支,相当于去年联邦政府总支出(6.8万亿美元)的29%。为达此激进目标,他自然要采取大刀阔斧动作。
事實上,馬斯克出了名是「cut costs狂人」,他白手興家而成為世界首富,除有賴於創新理念之餘,其對壓縮成本的極端執着同樣功不可沒。舉例說,根據著名傳奇作家Walter Isaacson撰寫、在2023年出版的《炒斯克傳》記載,馬斯克向來有一套「炒人的哲學」,他用來衡量「炒得夠」與否的一個關鍵標準,是在事後必須覺得「炒多咗」:如果你事后没有把东西加回去,那你一开始就没有足够努力。
换句话说,马斯克在炒人方面信奉宁枉毋纵,宁可炒多咗而在事后补聘人手,胜于炒得不够。这种理念缘于他认为,任何机构随着规模扩张,一定会出现官僚主义和「大公司病」,架构渐趋臃肿,效率愈来愈低,故此必须时不时大力「搣脂」,才可维持竞争力。
正因如此,Tesla即使在高速增长时期,通常每年也会解雇约20%人手; 同一家工厂往往今个月炒掉一大批人,下个月却针对同样岗位重新大举招聘,正是建基于马斯克的「先炒再补」理念。他在2022年斥430亿美元收购Twitter后,一举裁减80%员工,结果连维持服务器、更新程序也不够人手,导致该社交平台一度全球大死机,事实证明「炒多咗」,由此亦可见马斯克「炒人」可以去得几尽。
02
乐于提供「肥鸡餐」选项
除此之外,马斯克的「炒人哲学」有一点跟Amazon创办人Jeff Bezos相似,就是乐于向员工提供「肥鸡餐」选项。马斯克和贝索斯都认为,任何员工若愿意为了相当于几个月薪酬的补偿而离职,反映他们对现时工作的热情有限,那倒不如「开心分手」,好过勉强维持雇佣关系。
馬斯克的「炒人哲學」固然充滿爭議性,但正所謂You Can't argue with success,他經營的公司如Tesla、SpaceX、社交平台X、Neuralink、xAI等,皆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成功,讓其晉身世界首富,反映他的營商之道至少在某些情況下行之有效。
然而,做生意始终有别于维持一个国家运作。一家公司倘若炒多咗人,顶多暂时损失一些营业额、市场份额、技术优势或顾客满意度,后续倘能大幅提高效率,不难蚀头赚尾、除笨有精。相较之下,维系国家运转讲求稳定性,必须瞻前顾后,部分政府职能倘因过分削支而受损,随时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举例说,医疗部门若因裁员导致人手不足,恐会搞出人命; 即使及后重新招聘填补空缺,已不可能挽回逝世的病人。同样道理,国防部门假若cut costs太多,有可能出现国安漏洞,让敌人有机可乘,万一出事(例如爆发恐袭)便很难补救。
讲到底,cut costs从来不易,有时候这是关乎「短痛」和「长痛」的抉择。好似马斯克般激进「炒人」固然存在风险,但若像港府「又痕又怕痛」、缺乏决心削支,坐看库房连年赤字,长远也不是办法,只不过把问题拖延面对。港府「一特六司十五局」诸君高薪厚职,理应能在节流灭赤和维持稳定之间取得平衡,否则他们至少应该「自劈」五成人工,向市民问责。
又或者,港府可能也要引入一个好似马斯克、来自外部的削支沙王,才可发挥鲶鱼效应,鞭策各部门降支增效。
(转自:信报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