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喵财君探店)
最近在小伙伴的投资圈子里,明H新上的宏观策略产品貌似有点火,
不光是因为头部量化私募机构开始上新策略,更因为其亮眼的业绩……
喵财君今年也写过不少家宏观策略管理人,但业绩分化却比较大,且普遍实盘时间不长(1-2年的居多)。
而且如今A股的行情点位有点高,如果继续梭哈指增、量选,不具极优性价比,
所以最近有小伙伴问喵财君应该配置啥,我一般也是建议“复合策略、宏观或套利类产品,偏防守一些”。
聊回到明H的宏观产品,我定义其属于战略性创新事件,
既展示了其投研深度,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填补了国内头部量化机构在宏观策略领域的空白。
自成立以来,明H的投资管理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国内较早突破500亿元规模的量化私募之一。
作为管理规模突破500亿元的量化私募管理人,在基础设施硬件及投研框架、交易系统等方面均已构建起行业领先的综合优势,
是不是有一种强者恒强的感觉,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才会有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投入,
这种规模效应使得其在数据获取、交易执行、系统建设等方面具有多数中小型宏观策略机构难以比拟的优势……
在策略定位和方法上,和大多数宏观机构异曲同工,
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分散配置国内外大类资产(如股票、债券、商品),叠加主动管理,力求实现穿越经济周期的稳健收益。
其宏观产品采用三层研究框架:
多元化资产组合构建:同时布局中国及全球资产,覆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低相关性品种,以分散风险并平衡波动。
例如,通过跨市场配置,降低单一资产依赖,提升组合韧性。
系统性宏观策略配置:基于经济增长、通胀、资金供求等宏观变量,
结合量化模型打分和主观研判,动态调整资产仓位,
这一过程强调数据驱动,确保策略适应不同经济情景。
事件性主动叠加管理:针对市场拐点或定价偏离事件(如政策变化或突发事件),进行主动调整以捕捉超额收益,
这种灵活性与量化基础相结合,增强了策略的适应性。
需注意的是,策略结构可能随市场情况调整,
该框架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全面性,既避免了过度依赖单一资产,又通过主动管理提升机会捕捉能力。
业绩方面,以其代表性宏观1号产品为例,
长期收益:截至2025.10.31,累计收益783.3%,年化收益40.1%,夏普比率1.86。
风险控制:最大回撤11.9%(发生于2020年),年化波动率21.6%,回撤恢复周期短(如2020年回撤持续约5个月),
相比之下,市场上多数宏观产品在遭遇较大回撤后需要更长时间恢复,甚至有些产品很难再创新高。
年度表现: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中均保持韧性,
例如2020年收益73.8%,2021年61.0%,2024年42.1%,2025年前10个月达59.7%,
即使在市场波动较大的2022年,收益仍为正(1.6%)。
以上风险收益特征显著优于市场上多数宏观策略产品,
传统宏观产品往往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需要承担较大波动,而明H在风险控制前提下实现了不错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收益归因:股票、债券和商品贡献均衡,
例如,2025年股票贡献35.9%,商品贡献21.3%,但债券出现-7.0%拖累,凸显多资产配置的平衡作用。
在这一点上,多数国内宏观产品主要聚焦于境内资产,通过境内标的来表达全天候资产配置,
而明H宏观产品"同时布局中国及全球资产",
这种全球分散化配置使得产品与单一市场宏观产品相比,能够更好地规避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系统性风险。
市场环境适应性:产品在货币宽松期(2019-2021)收益253.6%,优于中证全指(45.3%),
在内外交困期(2021-2024)保持稳定,在政策加码期(2024-2025)快速反弹,显示其穿越周期的能力。
但未来,其仍然面临极大的市场考验,毕竟宏观产品涉及跨境配置,受汇率、政策变动影响较大,
且明H规模庞大,可能面临操作复杂性挑战。
此次推“新”成功与否,取决于明H能否持续驾驭宏观不确定性……
总之,如若此次新募集的宏观产品能在未来一两年中维持稳定,或推动宏观策略成为私募主流,
而且宏观策略承载的规模容量更大,很难想象未来其管理规模的天花板在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