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通宝光电IPO,不如说是上汽通用五菱支持供应商IPO,当然不会

小小MT4 来源:股市财报风云 °C 栏目:MT4下载

与其说通宝光电IPO,不如说是上汽通用五菱支持供应商IPO,当然不会白支持,财务数据真实性存疑,一家人绝对控股、募投产能难消化

请 尹舒、王晓静、耿晨晨、李倩、侯定海  5位委员 关注以下问题!

 一家三口掌控78.75%股权,超九成收入来自单一客户,三闯IPO的通宝光电能否点亮资本市场这盏灯?

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这家自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商,如今正第三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2025年11月13日,北交所上市委将审议其首发申请。

通宝光电的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17年就曾冲刺创业板,却在上会前夜临阵退缩。北交所设立后,公司两度更换辅导券商,并在2024年因财务报告有效期因素撤回申请。

 01 三战IPO坎坷路

通宝光电的资本征程堪比一场马拉松,而且是一场屡次在终点前退赛的马拉松。

2015年挂牌新三板后,公司于2017年9月首次向创业板发起冲击。令人诧异的是,2018年10月,在上会前夕,通宝光电却突然临时撤单IPO申请,引得市场一片哗然。

这一等就是四年多,直到2022年12月末,通宝光电才改道北交所IPO。但故事并没有一帆风顺,数月后,通宝光电便更换了上市辅导券商。

2024年6月,公司二次申报北交所,却在一周后再度撤回。官方解释原因为财务报告有效期因素,但这一时机恰逢公司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引得市场浮想联翩。

 02 上汽通用五菱依赖症

通宝光电的招股书揭示了一个令人咋舌的数据:2025年1-6月,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高达99.11%,其中对第一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的依赖程度达到惊人的93.45%。

这种单客户依赖症不仅远超行业警戒线,且呈现逐年加剧的异常走势。从2022年的66.83%,到2024年的83.35%,再到2025年上半年的93.45%,通宝光电的客户结构不是走向多元化,而是走向了更加极致的集中。

深度绑定单一大客户的最大风险在于议价权的丧失。通宝光电在问询回复中透露,公司与上汽通用五菱的价格谈判机制存在明显弱势。

每年双方对既有产品进行价格谈判,在协商完成前,上汽通用五菱按临时价格(上年价格乘以95%)进行结算,待谈判签订正式定价协议后,再对差异部分多退少补。实践中,账期更是无发言权,车企想啥时跟你结就啥时结。想不结就不结!

03 财务迷云,信披质量堪忧。

https://www.csrc.gov.cn/jiangsu/c103895/c7490914/content.shtml

通宝光电的财务数据背后隐藏着诸多隐患。2024年6月,公司因会计差错导致多期财报信披不准确,被江苏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https://www.csrc.gov.cn/jiangsu/c103895/c7490914/content.shtml

调查发现,公司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因部分业务收入核算方法存在差错、产成品存货跌价准备计算不准确等问题,导致2021年年报、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的情形。

公司董事长刘国学、总经理刘威、财务负责人吴艳因未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被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北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发现公司的问询回复与保荐机构工作底稿不一致。监管机构特别要求公司说明不一致的原因及信息披露是否准确,这直接指向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内控缺陷。

04 家族堡垒,连敏感时刻换董秘的事都干,为何?真相如公司披露的那么简单?不是迫不得已,IPO企业咋会犯如此大忌!

通宝光电的股权结构呈现典型的家族控制特征。刘威、刘国学、陶建芳一家三口合计控制公司78.75%的股份,共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其中,刘国学与陶建芳系夫妻关系,刘威则为二人之子。三人不仅绝对控股,还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核心职务,形成典型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

这种股权高度集中的结构虽能保证决策效率,但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却隐藏着巨大风险。若实际控制人通过控股地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可能在公司战略规划、人事任免、供应商选择等方面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除实际控制人三口之家外,刘某学的弟弟担任行政部厂区清洁管理,其弟媳沈某凤为生产制造部包装工;陶某芳的姐姐陶某华在行政部担任勤杂工,姐夫陈某江则为行政部门卫。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亲属担任了公司重要管理职务,例如陶某芳的外甥陈某担任副总经理,其配偶高某任职采购部主管。此外,陶某芳的堂弟陶某伟曾担任销售部副部长,已于今年3月离职。通宝光电实际控制人多名亲属担任公司副总经理、采购主管、销售部副部长等职务,引起了外界对通宝光电是否能够保持规范治理与有效内控的疑虑。另一方面,通宝光电董事会秘书职位的频繁更替同样备受关注。2020年1月,孙某晋因已达退休年龄而辞任董事会秘书职务,完全退出公司。接任者周某则在2024年9月因公司内部职位调整需要,转任内审监察部负责人。

05 产能扩张悖论,募资需要的旗号而已?

尽管客户依赖度极高,通宝光电仍计划通过本次IPO募资3.3亿元,投入新能源汽车智能LED模组、充配电系统及控制模块项目。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2024年9月于客户所在地新设广西通宝生产基地,投建汽车用智能LED车灯、新能源汽车充配电系统生产项目。

两个产能项目投产后,每年新增折旧摊销合计高达2470万元,占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的26.22%。这意味着,若新增产能无法顺利消化,仅折旧摊销一项就将吞噬超过四分之一的公司利润。

在客户高度集中的背景下,通宝光电新增产能的消化完全依赖上汽通用五菱的订单支持。然而,公司在上汽通用五菱的LED车灯模组配套覆盖率已达61.65%,上升空间有限。

06 关联交易迷局

通宝光电的客户与供应商关系错综复杂。2022年和2023年,华域视觉既是通宝光电的第二大客户,又是第一大供应商。

2022年,华域视觉作为第三大客户贡献了5.36%的营收,同时作为第一大供应商,公司向其采购金额达2493.94万元,占采购总额的7.73%。

更为复杂的是,华域视觉是华域汽车的子公司,而华域汽车被通宝光电列为同行业可比公司,即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还是竞争对手。

这种多重身份关系不仅可能影响交易公允性,更暗藏利益冲突风险。

07 研发乏力:专利数量不及同行零头,产品陷入价格战!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通宝光电的研发实力却让人扶额。截至2024年,公司仅18项发明专利,而竞争对手华域汽车坐拥1.06万项专利。

研发费用率:2024年4.06%,不到行业均值(约5%)的零头;

技术成果:73项专利中,15项为继受取得,原创能力存疑。

更讽刺的是,公司募资3.3亿投向“智能LED模组”项目,但核心产品价格已连年下跌,技术迭代速度怕是追不上“五菱宏光MINI EV”的降价节奏。

08 结语

通宝光电的案例呈现了汽车产业链中小企业的典型困境——在巨头夹缝中求生存,却因过度依赖单一客户而陷入扩张依赖再扩张的循环悖论。

资本市场本该成为其打破僵局的契机,但若仅将IPO视为融资手段,而非治理结构优化的机会,即便侥幸过关,也难以真正突破成长瓶颈。

第三次IPO闯关不只是通宝光电资本征程的背水一战,更是企业生存模式的根本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