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金融一线消息,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10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市静安区举办。建信理财党委副书记杨晴翔出席大会并参与圆桌论坛。
杨晴翔表示,全球范围内贸易壁垒增多,科技领域的投资交易拥挤度偏高,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不确定性因素相互交织,给中国资管行业带来了挑战。随着国内低利率运行周期的持续和深化,利率的波动也在提高,投资者转向权益和商品类资产的意愿明显增强,给以固收资产配置为主的资管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资管行业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主动拥抱市场的变化,洞悉各类投资者需求,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收益。
对此,杨晴翔给出以下五点建议。
第一,要结合最新的市场变化,对投研体系持续进行迭代和优化。杨晴翔表示,投研能力始终是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构建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投研框架,既要根据宏观环境和市场的新变化,完善“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研判体系,也要加强“自下而上”的类属资产深度研究,系统提升多资产配置能力。
第二,提升多元化资产配置投资能力。杨晴翔表示,在传统固收类资产收益明显下降、波动加大的背景下,充分考虑各类资产的相关性,更加积极的通过多元资产来增厚收益、分散风险、 降低组合波动。
第三,优化海外业务布局,加大海外资产配置与产品供应。杨晴翔表示,配置海外资产可以根据投资策略和风险偏好,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投资性价比高的标的,分散化组合风险。“当前正处于美欧降息周期及财政扩张周期,为境外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认基金、QDII基金、债券通、港股通等多种方式拓展投资境外资产的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对上述渠道所投资产进行创新和组合,设计多元化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方案,捕捉全球市场的投资机会。”杨晴翔说。
第四,增强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研究和资产配置,提高相关技术在资管公司的应用。杨晴翔表示,在资产端,应将 AI产业链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投资主线。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正迎来突破性发展,科技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AI 已突破单一行业范畴,演变为“底层算力+模型算法+上层应用+能源支撑”的超级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的投资赛道,要重视对AI 产业链的深度研究和资产配置,抓住全球科技浪潮中的投资机会。
在经营端,人工智能正推动资管行业向“数据+算法驱动”转型升级。在投资上,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投研人员,提高投资分析研究的效率及胜率。在风控上,依托AI 构建动态风险监测体系,实施风险穿透式管理,模拟极端场景应对,建立风险前瞻预判和处置能力。在客户服务上,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与客户画像技术,实现从“标准化服务”到“超个性化触达”的跃迁,在服务效率、精度和广度上将有质的提升。在运营上,人工智能可以大幅提高流程自动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杨晴翔强调,主动拥抱并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是大资管时代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第五,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好“五篇大文章”。杨晴翔表示,资管机构的本质是充当资金端与资产端的桥梁,在满足客户财富管理和保值增值需求的同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有效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已成为资管行业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对资管机构而言,做好“五篇大文章”既是响应政策号召的必然选择,更是立足行业定位、链接居民财富与实体经济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