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芯原股份发布三季度经营数据,以12.84亿元的单季度营收创下历史新高,环比激增119.74%,同比增幅达78.77%。芯原股份三季度新签订单15.93亿元、 AI算力订单占比65%、在手订单32.86亿元等关键数据,勾勒出其作为“AI ASIC龙头企业”的强劲增长轨迹。
订单爆发:AI算力需求催生“超级订单季”
芯原股份三季度业绩的爆发,核心驱动力来自AI算力市场的爆发式需求。数据显示,公司三季度新签订单15.93亿元,同比大增145.8%,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高达65%,直接推动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达32.49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订单规模。
从业务结构看,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成为增长引擎。三季度芯片设计业务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80.67%,量产业务收入6.09亿元,同比增长158.12%。与此同时,在手订单中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占比近90%,其中80%预计在一年内转化为收入,为未来业绩提供确定性支撑。
战略卡位:并购补链与生态构建
面对AI算力市场的激烈竞争,芯原股份通过并购与生态合作强化壁垒。2025年9月,公司宣布拟收购国内RISC-V CPU IP龙头芯来科技97%股权,补齐CPU IP短板,形成“GPU/NPU+RISC-V”全栈异构计算平台,直接对标ARM生态。此外,公司作为中国RISC-V产业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正推动开源指令集生态的国产化替代。
在客户层面,芯原已与三星、谷歌、亚马逊、微软及国内互联网巨头达成深度合作。这种“绑定头部客户+覆盖全产业链”的策略,使其在AI算力定制市场中占据先发优势。
挑战与展望:规模效应下的盈利拐点
尽管三季度亏损同比、环比大幅收窄,但芯原股份仍未摆脱亏损状态。这主要源于高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超60%)与一站式业务较低的毛利率(仅18%)。不过,随着订单规模扩大与先进制程的渗透,其规模效应正逐步显现。
在AI算力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的当下,芯原股份的业绩爆发并非偶然。从IP授权到AI ASIC定制,从技术壁垒到生态卡位,这家企业正以“中国芯”的姿态,在千亿级市场中书写新的增长篇章。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