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9月25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并带来年度重磅新品小米17 系列,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此外还有平板、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系列新产品,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我们评论如下:
手机:发布小米17系列三款新机,数字系列迎来关键变阵,对标iPhone持续进发高端市场。2025年公司提出“全面对标 iPhone”,并于本次发布会发布小米17/17 Pro/17 Pro Max共3款新机,全系首发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全系搭载小米澎湃OS3,售价4499/4999/5999元起。1)小米17:采用6.3 英寸小屏,配备7000mAh电池,M10 发光材料,搭载徕卡三摄及光影猎人950传感器。2)小米17 Pro系列:两款均搭载全新妙享背屏。其中小米17 Pro同样采用6.3 英寸小屏,搭载徕卡三摄、主摄玻塑混合镜头、全新传感器光影猎人950L、5X潜望长焦。小米17 Pro Max采用6.9英寸超大直屏,全RGB像素排列屏幕,首发搭载小米龙晶玻璃3.0,7500mAh大电池,影像方面较17 Pro进一步升级潜望长焦。
IoT:发布平板、电视、智能家居等多款重磅生态新品,发力全品类高端化。1)平板:发布Xiaomi Pad 8系列,售价2199元起,其中Pad 8 Pro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及9200mAh大电池,堪称小米史上性能最强平板。2)电视:推出小米目前最高端电视S Pro Mini LED 2026系列,采用2880分区背光、5200nits峰值亮度及广视角低反屏,搭载澎湃OS 3,首销价5199元起。3)智能家电:发布小米目前最高端的法式冰箱Pro 560L,首销价6399元;发布米家三区洗衣机Pro,首销价3999元起。4)网络与音频:推出高端旗舰路由器Xiaomi路由器BE10000 Pro和小米有史以来最高端的音箱Xiaomi Sound 2 Max。全系产品在性能、交互及场景化体验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强化小米AIoT生态竞争力。
汽车:YU7累计交付已超4万,正式推出小米定制服务。推出小米定制服务,首批覆盖YU7 Max、SU7 Ultra车型,试运营一年。定制内容丰富,如小米YU7新增5款定制外观颜色,2款定制内饰,还有定制缝线/迎宾灯/彩色安全带/专属UI以及多色轮毂/卡钳/车标等可选内容。定制服务有望为消费者提供更独特的个性化体验,进一步推动科技平权、体验平权。目前小米YU7发布3个月交付已超4万辆,预计下半年伴随北京工厂产能爬坡,YU7交付有望上量提速;看好公司后续车型矩阵持续完善及出海带来的中长线成长空间。
维持“”投资评级。小米作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三厂商、全球最大的AIoT智能硬件平台,我们看好其在AI加速产业重构过程中的端侧龙头卡位优势。公司各项业务持续向上:手机业务积极推进高端化战略及国际化扩展;IoT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核心自研能力提升和出海广阔空间;互联网业务预计将伴随硬件业务实现持续稳健增长;汽车方面伴随后续车型矩阵进一步完善及生态链的协同效应,看好公司向15-20年跻身全球前五车厂的目标进军。我们预计公司25/26/27年总营收为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倍;归母净利润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倍。维持“”评级,看好公司中长期市值上升空间。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高端化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业务不及预期风险,智能电动汽车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团队介绍
鄢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光华管理学院硕士,17年证券从业经验,08-11年中信证券,11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任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TMT及中小盘大组主管。
团队成员:王恬、程鑫、谌薇、涂锟山、王虹宇、赵琳、研究助理(王焱仟)。
团队荣誉:11/12/14/15/16/17/19/20/21/22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5/2/2/4/3/3/4/3/5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电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奖》TMT/电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价值金牛分析师。
投资评级定义
股票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增持: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行业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