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9月19日上午10时30分,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
极目新闻记者提问(图片来源:国新网)会上,极目新闻记者提问,近年来,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能否介绍下在治理固体废物方面有何进展,下一步有何考虑?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历史性地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达到2.23亿吨/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到114.1万吨/天,比“十三五”末分别增长58.8%和72.4%。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图片来源:国新网)同时,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公安部持续开展打击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专项行动,累计查处案件1.91万件,其中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234件。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全国113个城市累计实施固体废物治理项目3000多项,投入约5600亿元。国家还投入超过211亿元资金支持规范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共4.35亿台(套),并产出693万吨相关废金属和合金等再生资源。
“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李高介绍,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历年累计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超过330亿吨,占地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专题研究批准实施磷石膏综合治理、垃圾填埋场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治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等多项行动方案。
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到2027年完成磷石膏库、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到2030年完成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以打击非法倾倒填埋固体废物,非法拆解废电器和废动力电池、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固体废物为重点,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强大社会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