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价格跌破成本线,猪价何时能见底反弹?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下载

(来源:猪易通)

9月中旬,本应是畜牧业的传统旺季,生猪市场却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寒潮”。据行业数据显示,全国仔猪价格已跌破成本线,规模场7公斤仔猪均价降至284.29元/头,单周跌幅高达9.95%。

更令人担忧的是,东北地区中小散户的仔猪价格已经全面进入“1”字头时代。这种价格暴跌现象背后,是生猪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

01价格崩盘:仔猪暴跌35%,集团场也难幸免

三季度以来,仔猪市场遭遇断崖式下跌。全国7公斤仔猪均价从7月1日的431.67元/头暴跌至9月12日的279.11元/头,累计跌幅高达35.34%。

行业巨头牧原继续下调仔猪价格30元/头,东北地区6公斤仔猪已跌至250元/头。目前江西、广西及湖南三省7公斤仔猪主流报价260元/头,山河四省成交价格在250-280元/头。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2025年9月第2周,每公斤仔猪价格仅30.96元,环比跌3.3%,同比跌幅高达26.5%。这一价格已跌破集团猪企仔猪成本价,但依然鲜有人问津。

02产能过剩:能繁母猪持续高位,供应压力巨大

仔猪价格暴跌的背后,是生猪产能的全面过剩。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到今年7月,全国能繁母猪持续保持在4000万头以上。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加9.9%。从能繁母猪的走势可以合理推断,过去两个月新生仔猪数量也处于高位,整体产能过剩的局面十分显著。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表明,全国196家规模养殖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由2024年1月的784.83万头增至12月的898.87万头,累计增幅达14.53%。

在2024年生猪产能显著增长的基础上,2025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相对偏高水平,仔猪供应水平不断提升。

03需求疲软:育肥亏损严重,补栏意愿降至冰点

需求端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受三季度生猪价格低迷的影响,7月下旬开始,仔猪育肥逐渐进入亏损状态。

截至9月15日,全国仔猪育肥平均盈利为-128.92元/头,9月份仔猪育肥盈利均值为-56.78元/头,环比降幅100.27%,同比降幅110.12%。

当前仔猪补栏时间节点已过,尤其中小规模和散户,习惯春节前出栏。要想赶在春节前出栏,此时仔猪补栏,时间偏紧。

肥猪价格跌跌不休,影响了市场情绪和信心,使得养殖户在决策时更加谨慎,不敢盲目扩大养殖规模。

04猪价新低:金九银十反常下跌,创年内新低

与往年不同,今年“金九银十”传统消费旺季,国内生猪价格却意外跌入年内新低。9月14日,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报13.32元/公斤,创今年新低及近一年新低。

这一价格已经低于部分上市猪企的现金养殖成本。9月以来,生猪价格直线下跌,在跌破14元/公斤关口后仍未企稳。

截至14日,生猪价格报13.23元/公斤,同比下跌31.2%,环比下跌3.62%,较年内高点跌去20.1%。

需求端,虽然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但经济复苏节奏缓慢,餐饮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居民消费习惯改变,对猪肉的需求增长乏力。

05政策响应:产能调控座谈会召开,去化成焦点

面对行业困境,政策层面开始全面推进产能去化。9月16日下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北京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25家猪企参会。

座谈会主要分析当前生猪生产形势、交流产能调控成效并部署后续工作。市场普遍关注,这次座谈会后是否会出台实质性的产能调控措施。

事实上,今年5月底以来,生猪养殖行业指导与调控政策频出。6月,有关部门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提出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

7月,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指出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

06未来走势:四季度先抑后扬,反弹时间点可期

对于未来价格走势,行业专家认为仔猪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行。结合近几年仔猪价格走势,低点一般出现在10月份,目前到价格最低点还有1~2个月的时间。

从价格低点来看,2024、2023年低价分别在280、140元/头附近,因此今年保守预计会跌至150~200元/头。

卓创资讯分析认为,全国7公斤仔猪价格或于10-11月降至200元/头左右,11月下旬至12月仔猪价格有低位反弹的可能。

2025年下半年猪价走势可能呈现“先抑后扬”态势。9-10月受供应过剩压制,11-12月随出栏减少和消费回暖逐步企稳反弹。

饲料成本回落(自繁自养成本降至1640.47元/头)也将增强养殖端抗价情绪,猪价下行空间有限。

07行业重构: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益的战略转型

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深化,正加速产业的结构性变革。行业竞争核心将从“拼规模”转向“拼效率、拼成本、拼可持续”。

头部企业已开始行动。牧原股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截至6月末,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43.1万头,年底计划降至330万头。

牧原股份表示,在当下产能调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并于近期持续降低生猪出栏体重的均重,同时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减少传递到商品猪出栏量需要10个月左右时间,这意味着短期内供给压力难以根本缓解。

减产效果最快可能要到2026年一季度才会明显显现。

随着产能调减政策的深入,2026年中期可能迎来供需再平衡的契机。

资本市场上,猪产业指数9月以来上涨5.89%,为年内单月最高涨幅,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复苏的预期。

生猪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益的战略转型,这场阵痛过后,高效、稳定、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将成为行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