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生谈绿色低碳发展:为高端产业预留必要碳排放空间,避免“一刀切”

小小MT4 来源:新浪科技 °C 栏目:MT4下载

  9月11日消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在进行中,在服贸会主论坛之一的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马永生在发言中表示,从气候变化应对来看形势不容乐观,按照当前发展趋势,能源燃烧相关碳排放预计在2030年达到356亿吨二氧化碳,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温控目标,特别是1.5度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马永生指出,我国能源消费预计在“十五五”增幅将较“十四五”减半,年均增速将从4%回落到2%。但值得关注的是能源消费总量与碳排放总量开始出现分化趋势。能源活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正在进入平台期,预计将在“十五五”中期达峰,峰值规模在108亿~112亿吨,较2024年高出了2亿~6亿吨。造成了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与非化石能源的此消彼涨,还有石油原料化利用所导致。

  马永生表示,总体来看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攻坚期,脱碳进程不可逆转,虽然出现了一些区域化的特征,但国际合作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必要基础。他强调,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有赖于新能源的发展,碳减排更需要“双控制度”将成本传导出去。油气行业积极探索转型路径,依靠原料多元性、产品丰富性,正在嵌入整个能源转型过程中。

  “我们有信心在大的能源转型过程当中做排头,争第一。”马永生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马永生在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发言)

  关于绿色低碳发展,马永生提出了几点建议。他指出,首先,优化政策设计,处理好发展与降碳的矛盾,核心是平衡发展与降碳,为高端产业发展预留必要的碳排放空间,避免一刀切,限制发展机遇;工作推进要立足国情,稳妥务实,不脱离发展阶段,实施要分类施策;建立公平环境,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坚持统一标准,特别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保证绿色转型的市场公平。他建议,对于减碳基础较好的产业(如炼油等)率先实现碳达峰,对于产品自给率不高或仍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如乙烯等),可以适当延后达峰时间。

  马永生还提到,系统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能力。包括,统一碳核算和监测体系,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打造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用数字技术优化调动节能;超前布局二氧化碳输送管网、捕集与封存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既懂化工工艺又懂碳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

  他还建议,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迭代升级,“要聚焦两个大方向,首先,通用关键技术,其次,行业特有的关键技术。”

  第四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本届主题为“科技领航启新程,智绿融合创未来”。论坛期间,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编制的《生态环保企业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致力于科学评估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引导环保企业规范、系统地开展ESG信息披露。(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