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营收破百亿 蚂蚁消金营业收入同比大涨67.8%

小小MT4 来源:财中社 °C 栏目:MT4下载

  8月25日,传化智联(002010)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同步披露关联企业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蚂蚁消金”)的上半年经营数据。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蚂蚁消金总资产达306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但较年初缩水72.8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0.4亿元,同比大幅提升67.8%;净利润录得14.6亿元,同比增长57.8%。营收与净利润的双位数高增,凸显蚂蚁消金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经营活力与增长韧性。

  成立于2021年6月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作为蚂蚁集团“花呗”“借呗”品牌的持牌承接主体,历经两次增资,注册资本达230亿元,位居行业首位。

  其中,蚂蚁科技集团持股50%,为第一大股东。依托支付宝平台的庞大客群与场景生态,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信贷业务余额已跃居消费金融行业首位。

  从业绩演进来看,2021年公司聚焦花呗、借呗业务剥离、用户信息迁移及系统对接,未披露完整财务数据;2022年进入初步运营阶段,实现净利润8.4亿元,总资产达1062.3亿元;2023年迎来转型攻坚,年内完成两轮增资,注册资本从80亿元提升至230亿元,资本规模登顶行业,资本充足率跃升至13.60%,总资产同比大幅增长125.6%至2396.7亿元,然而规模扩张伴随信用减值损失激增,当年信用减值损失达74.1亿元,同比增幅178.9%,拖累净利润降至1.5亿元,同比下降81.9%;2024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反弹,净利润达30.5亿元,同比激增1907.2%,营业收入152.1亿元,同比增长76.3%,总资产突破3137.5亿元,同比增长30.9%。

  若回溯历史,蚂蚁消金的盈利效率仍与花呗、借呗在小贷时期的巅峰表现存在差距。2017年,借呗单年净利润达61亿元;2020年,运营花呗、借呗的两家小贷公司合计净利润50.8亿元,较蚂蚁消金2024年净利润高出近66.6%。核心差异源于监管框架重塑:小贷阶段可通过高杠杆、联合贷款模式快速扩张,盈利空间更宽松;而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金受资本充足率、联合贷出资比例不低于30%等监管约束,叠加风险拨备要求提升,盈利弹性受到压缩。

  2025年7月,蚂蚁消金在融资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簿记建档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25年第一期金融债券,规模2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9%。

  此次发债背后,是政策东风与资质支撑的双重助力:6月24日,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以拓宽资金来源、扩大信贷规模;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蚂蚁消金150亿元债券发行额度,有效期至2027年7月3日,为其持续融资、拓展业务预留充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