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的“国家队”向前辈报告:您听,这是今天的中国!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下载

  来源:国资小新

  80年前的今天,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一代中国人,用自己的鲜血,

  守住了这片土地。

  如果能与80年前的您对话,

  我们应该告诉您什么?

  “复兴”劈开了您曾跋涉的荒原,

  “嫦娥”捧回了您曾望过的月亮。

  “国资小新”携手

  30多家中央企业、30多家主流媒体

  在知乎、微博平台发起话题互动

  #我想对80年前的前辈说#

  邀请一代代建设者们,

  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网友动情留言:

  强大的中国,我们定会一起守护!

  各种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改变,

  汇聚成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

  又通过照片留存在时间的角落里。

  在这里,我们记录下了“后来”的故事。

  前辈,您听,这是今天的中国!

  那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为了保护领水,

  您驾驶的镇海舰以自沉青岛的悲壮方式

  “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如今,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母筑起海上钢铁长城,中国已成为能够自主建造最先进航母的国家之一。您种下的深蓝梦想,正由一代代中国造船人变为现实。

  当年,为阻止日军南下,

  您忍痛亲手炸毁了自己设计的钱塘江大桥,

  而这座桥通车仅3个月。

  “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

  此桥必获重修,立此誓言,以待将来。”

  这句誓言始终激励着后人。

  如今,我们的建桥技术早已引领全球,建成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而那座曾伤痕累累、浴火重生的钱塘江大桥,依然静静地矗立,与新的伙伴一起,撑起了这片土地的脊梁。

  当年,您驾驶的中国首艘万吨级挖泥船“建设号”

  在黄浦江畔轰鸣作业,

  成就了上海港。

  抗战期间它被日军强掳至日本施工,

  最终在爱国志士周旋下重回祖国。

  如今,我国自主研制的“新海鲟”轮已傲立潮头。当年那艘载满屈辱与抗争的“建设号”,已化作纵横万里的钢铁舰队。那些曾被战火中断的航道,正被中国制造的巨轮重新丈量!

  抗日战争时期,

  您在战火中利用有线电、

  无线电等多种手段,

  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

  用生命守护永不消逝的电波,

  确保了战场信息及时准确传递

  从保障飞虎队战机激战长空,到研制生产我国第一台71型无线电台,再到实现短波通信、卫星通信、超短波通信等多个关键领域突破,如今的军事通信产品谱系正傲然支撑着中国向军事强国昂首迈进。

  当年,日军封锁,

  石油进口断绝。

  您用木制顿钻,

  在玉门老君庙一号井人拉肩扛,

  突破200米极限,

  日产原油10吨支援前线。

  您当年紧握的钻杆,已变成我们自主可控的万米深井关键核心技术,当新的纪录在万米之下被打破,我们都听到了穿透时光的钻探声,那是您在戈壁风沙中未曾熄灭的理想。

  80年前声声炮火轰开夜晚的漆黑,

  不时亮起的火光映着

  战士们拼死前进的身影。

  无数战士和电力先驱以身筑墙,

  在枪林弹雨中拼死守护电力设备,

  换来工业勉强运转。

  80年后的今天,城市农村灯火彻夜通明。前辈们曾拼死守护的电力火苗,以燎原之势镌刻下世界级湾区电网、直流输电工程、“特高压”国家名片等闪耀印记。灯火辉煌处、电流奔涌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从容,是工业腾飞的繁荣!

  当年,香港干诺道那间悄然亮灯的“联和行”,

  您在烽火中冒着轰炸盘查之险,

  以贸易支援抗战,

  筹集经费、运送物资、传递情报,

  构筑起了大后方的“生命线”。

  如今,香港润发码头万吨货轮汽笛轰鸣,我们将民生物资送上了餐桌。您点燃的孤灯,已汇成东方明珠不灭的产业星河。穿越八十余年烽火,我们“赤子之心”依然。

  1939年,四川广安人胡叔潜与

  一批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

  在后方建起华嘉水泥工厂,

  后更名为嘉华

  是四川省首批工业化水泥生产企业

  86年过去了,今天嘉华生产的低热水泥筑起白鹤滩、乌东德水电工程,打破了世界大坝“无坝不裂”的魔咒。先辈们当年“实业报国”的誓言在今天得到了最铿锵的回响。

  那年,由日本建设的安东一次变电所

  (丹东220千伏变电站)投运,

  在奴役下忍辱负重,

  成为日寇对中国东北侵略和

  资源掠夺的历史罪证。

  如今,这座变电站与世界领先的智能电网设备并肩而立,守护着英雄之城的璀璨灯火。它昂首矗立在鸭绿江畔,多么像您和无数英雄前辈曾经战斗时的英姿。

  当年,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土坯房里,

  您在敌机轰鸣中,

  拨动简陋电台的开关。

  天线是缠绕的铁丝,

  电力靠稀缺的干电池艰难维持。

  如今,代码流淌过指尖,能编织成自主可控的智能云网,数据在云端毫秒间穿梭。穿过时光的电流声,我们仿佛听到了摩尔斯电码的滴嗒声,那是您在烽火硝烟中永不消逝的信念。

  抗日战争时期,

  红色电波刺破硝烟,

  通讯员通过简陋的电台设备,

  传递绞杀敌人的情报,

  回荡着中国必胜的声音。

  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

  每一次成功的联络,

  都点燃着民族胜利的希望。

  如今,5G和光纤通信,将数智文明的光辉洒满;手机直连卫星,构筑起一张生命守护网;量子通信,如同抗战时期的密电一般,构筑了信息传递的“保密长城”。前辈,您想说的话能到天涯海角。

  后来,千疮百孔的鞍钢终于回归人民。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

  鞍钢便源源不断输出钢铁,

  撑起了国家重工业的脊梁。

  曾经残垣断壁中的炉火,如今已是数字跃动的智慧之光,从“能炼出来”到“炼至极致”,这里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您浇筑的钢铁之魂,永远在新时代百炼成钢。

  80年前日本侵略者争夺铁路控制权,

  以铁路连接部队、大肆掠夺资源。

  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军民奋起反抗,

  形成了极为宝贵的战时运输生命线

  80多年过去,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6.2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四通八达。

  后来,我们用土炮与血肉对抗敌机,

  硝烟散尽的天空烙印着民族的创痛。

  开国大典,

  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如今,在屈辱与封锁中淬炼出的“争气机”永远守护和平的苍穹。预警机的雷达穿透云层,练就火眼金睛,加速迭代,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后来,新中国成立全国

  发电装机容量仅185万千瓦,

  年发电量仅43亿千瓦时,

  为解燃眉之急,

  先辈们把发电机组安装在火车上,

  建成移动的列车电站”——

  更缺电就往哪去。

  今天,神州大地早已灯火璀璨。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曾经那辆列车电站,与新时代的“大国重器”一起,诉说着从“点亮一盏灯”到“照亮全中国”的坚守。

  后来,印刷工匠们

  在方寸间镌刻真理、传递星火。

  在崭新中国谱写的崭新篇章,

  每一页都承载着千斤分量。

  如今,我们不必再握着刻刀精修铜字模,我们有了标准化、智能化的印刷技术。从字模方阵到数字星海,从手工劳作到智能工厂,我们传承您“铅火铸字”的严谨与执着,这纸页间的星火必将成为时代最强音!

  后来,新中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

  在缺粮少食的时代,

  “东方红”完成了全国70%的机耕,

  为解决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拖拉机,能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三分钟即可生产一台。今日的中国,仓廪殷实,我们终于让这片您耕耘过的土地,结出了累累硕果!

  后来,在田家庵电厂工地上,

  1500名建设者硬生生在近乎废墟上,

  建成了新中国第一台

  国产6000千瓦火电机组。

  如今,中国“争气机”G50的轰鸣,在超1300℃的工作温度中,燃烧出的是自主可控全链条式的“中国方案”。那些被您仰望过的星空,正透“争气机”的叶片,燎原成照亮世界的光河。

  后来,第一架国产运-5在算盘珠响中诞生,

  12米的绿色双翼,

  承载着整个民族的蓝天梦想。

  运-20“鲲鹏”穿越云层呼啸而过,47米的机身已能驮载66吨跨越洲际。运-5是起点,运-20却不是终点,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国家需要,它们总能应“运”而生。每一次掠过长空,都是我们对您无声的致敬。

  后来,青岛四方机厂的工人

  用简陋工具手工造出了1万多个零部件,

  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

  “八一号”蒸汽机车。

  如今,CR450动车组以450公里时速飞驰,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您跋涉、血染的荒原,如今奔驰着名为“复兴”的巨龙,半天,就能驶向您寻寻觅觅的故土。

  后来,在包头荒原上,

  军工人用土窑代替烤芯炉,

  硬是“攒”出了第一辆59式坦克。

  如今,15式轻型坦克已在高原纵横驰骋,智能制造让它成为守护边疆的“高原猎手”。这绵延的边境线,就是我们给您最好的答卷!

  后来,在北京房山的荒地上,

  核工业科研人员住在破庙和农舍,

  用算盘计算核数据,

  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艰难建成。

  如今,“华龙一号”全球41台机组在建在运,177堆芯设计突破国外垄断,中国核电技术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我们从未停下脚步,因为唯有自主创新才能筑起中国核工业的“护城河”!

  当年,您在狭窄漆黑的巷道中匍匐掘进。

  一盏油灯是唯一的光源,

  煤尘弥漫,冰冷的黑水没及脚踝。

  如今,深井之下,震耳的轰鸣声已被“华电奋进一号”无声滑行的轨迹取代。这钢铁铸就的“新矿工”,正将物资高效地送达地心。您用脊梁扛起的黑暗岁月,如今已被我们用科技点亮。

  后来,刻有毛主席题词的汉白玉基石在长春埋下,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

  仅靠工人榔头敲打,

  第一辆红旗高级轿车驶下装配

  如今,全球领先的智能生产线,助推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曾经的“国车”红旗早已驶入寻常百姓家。依托智能平台打造的新能源汽车,正引领民族品牌走向全球舞台。属于中国车的新传奇,正在上演!

  后来,中国航天人在简陋的山沟试验室里,

  为航天重器铸就了强悍而可靠的“心脏”。

  1971年,以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首飞成功。

  今天,“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使命,依然悬挂于新一代火箭发动机试验的指挥大厅,不忘初心,我们定会继续前进!

  后来,代号为“1059”的银白色弹体,

  在戈壁刺破夜空

  从那一天起,

  中国没有导弹的历史结束了。

  今天,这片土地上“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鹰击”长空,“长剑”啸天。每一束腾空而起的光亮里都藏着同一个信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

  后来,我们在东营荒原打出华八井,

  日产原油仅8.1吨,

  却点燃了华北油田的希望之火。

  如今,胜利油田已突破页岩油开采世界级难题,中国原油年产量稳居世界前列。从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到如今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中国的石油化工就这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后来,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船“光华”轮,

  远赴印尼执行首次撤侨任务。

  这是一艘从希腊购买的漏水旧船,

  新中国第一代船员在物资匮乏的日子里,

  嚼着咸菜和粗粮,

  把它抢修成了自己的“争气船”。

  如今,在黎巴嫩贝鲁特港,“新厦门”轮在40小时昼夜兼程,安全撤离80名同胞。相隔数十载,相同的是守护同胞的遥遥归途,不同的却是归家路上,中国远洋力量的巨变。

  在一穷二白的年代,

  先辈们始终怀揣

  自力更生”的精神火种,

  踏出为国造重车的梦想之路。

  今天,这条先辈开凿的汽车工业道路,正通向更加安全、智能、绿色的汽车强国未来。每一声引擎的轰鸣,每一次安全的抵达,都是对前辈们筚路蓝缕、奠基立业最深沉的致敬。

  后来,重庆首座220千伏凉亭变电站在

  抗战时期的凉亭山洞工程原址落成,

  联通川渝电网,

  成为我国工业腾飞的动力之源。

  作为唯一一个全民通电的国家,中国产出了全球30%以上的发电量。无论身处何处,抬头看天空星光闪烁,不远处人间万家灯火,这是属于14亿人的璀璨中国。

  后来,十万建设者在西陵峡口的荒滩上,

  用铁锹、扁担和板车,

  历时18年建成了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

  新中国从未建造过如此规模的水电工程,

  这是一场近乎“原始”的战役。

  如今,白鹤滩水电站以803万立方米无裂缝混凝土的奇迹,问鼎世界水电之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水电站分布最密集的国度,全球十大水电站,牛数静卧于华夏江河之上。而那群建设者,又将奔赴雅鲁藏布江下游,续写新的故事。

  还有更多“后来的故事”

  您都听到了吗

  前辈,您听!

  八十年前那动人心魄的呐喊

  并未消散,

  它已融入新时代奋进的号角,

  在万米深井的钻探声里,

  在智能工厂的机械运转里,

  在跨海长虹的车流里,

  在火箭腾空的火焰里……

  被您保护的孩子们,

  已拂去风霜,

  向着您梦想的星辰大海,

  坚定地前行。

  ———— / END / ————

  责任编辑丨郎媛 刘一鸣 苑洪涛

  校对丨张越越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