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全国猪价走势分析:北方稳中有涨,南方分化加剧

小小MT4 来源:市场资讯 °C 栏目:MT4下载

一、全国市场概况:北方稳中有涨,南方分化加剧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呈现 “北强南弱” 格局,北方主产区在养殖端惜售和二次育肥入场支撑下稳中偏强,南方市场则受消费疲软和区域供需失衡影响分化加剧。根据监测数据,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4.55 元 / 公斤,环比微跌 0.48%,但北方局部市场涨幅达 0.1-0.2 元 / 公斤。其中: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主流报价 7.0-7.2 元 / 斤,散户出栏积极性低迷,部分地区日成交量不足正常水平的 60%,企业猪价上调 0.1 元 / 公斤至 7.1-7.3 元 / 斤。

华北及华东地区:山东、河北标猪价格 7.3-7.5 元 / 斤,河南突破 7.3 元 / 斤,养殖端对 115kg 以下猪源控量惜售,二次育肥采购量环比增加 30%。

南方市场:安徽、江苏猪价回落至 7.1-7.3 元 / 斤,广东受本地供应增量和消费疲软拖累,价格跌至 7.6-7.9 元 / 斤,较上月下跌 1.86 元 / 公斤。

二、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供应端:惜售与二次育肥博弈

散户惜售:北方散户对后市看涨预期增强,110kg 以下标猪出栏占比降至 45%,部分养殖户将出栏体重提升至 120kg 以上,导致短期市场供应收缩。

二次育肥加速入场:清明节后北方二次育肥采购量激增,山东、河南等地对 115kg 以下猪源采购价较市场价溢价 0.1-0.2 元 / 斤,部分企业放宽采购体重至 120kg,入场积极性超 3 月水平。

规模场策略分化:头部企业采取 “缩量拉涨” 策略,3 月出栏完成率达 109%,4 月计划出栏量环比减少 5%,试图通过减少供应提振价格。

需求端:终端疲软与库存托底

消费持续低迷: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肉走货量环比下降 12%,南方农贸市场猪肉零售价跌至 21.52 元 / 公斤,终端消费受气温回升和替代品冲击明显。

冻品库存低位运行:屠宰企业冻品库容率降至 17.83%,但 2 万吨政府储备入库落地,短期内对价格形成托底,部分企业白条分割品入库量环比增加 15%。

成本与情绪:利润修复与预期博弈

养殖利润改善:自繁自养头均盈利回升至 150 元,饲料成本因豆粕价格下跌 3.65% 而下降,养殖户压栏增重意愿增强。

市场情绪分化:期货市场远月合约(LH2409)突破 19500 元 / 吨,反映市场对下半年供需改善的乐观预期,但现货市场受短期供应压力拖累,价格反弹乏力。

三、区域市场特征

北方:供需紧平衡支撑价格

东北:散户出栏量同比减少 20%,二次育肥主要采购黑龙江、吉林的 110kg 以下猪源,企业猪价上调至 7.3 元 / 斤。

华北:山东、河北屠宰企业面临收猪难,被迫接受 0.1 元 / 斤的涨价,标肥价差收窄至 0.5 元 / 公斤,压栏增重利润边际减弱。

南方:消费疲软主导下跌

华东:安徽、江苏受本地大猪集中出栏影响,价格下跌 0.1-0.2 元 / 斤,屠宰企业开工率仅 27%,白条库存积压。

华南:广东猪价跌破 8 元 / 斤,养殖户恐慌性抛售 140kg 以上大猪,单日出栏量环比增加 15%,区域性踩踏风险显现。

四、后市展望:短期震荡,中期承压

短期(1-2 周):北方市场在二次育肥和惜售支撑下或维持 7.2-7.5 元 / 斤,南方受消费疲软拖累或下探 7.0-7.2 元 / 斤。需警惕集团猪场月末冲量和南方大猪抛售对价格的冲击。

中期(4 月中下旬):4 月理论出栏量环比增长 3.25%,叠加二次育肥猪源集中上市,供需格局或转向宽松,价格存在回调压力。

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政策收储超预期、南方疫病扩散导致供应减量。

下行风险:终端消费持续低迷、冻品库存集中出库。

策略建议:

养殖端:北方散户可逢高出栏 120kg 以上大猪,规避后期供应增量风险;南方养殖户需加快 140kg 以上大猪出栏节奏。

二次育肥:优先采购 110-115kg 标猪,避免过度压栏,关注 5 月政策调控信号。

屠宰企业:维持低库存策略,逢低采购北方低价猪源,对冲南方消费疲软风险。

(转自:猪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