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庆看营商 | 解锁大庆营商环境“智治密码”

小小MT4 来源:微大庆 °C 栏目:MT4下载

开发填表报数、热费补贴等18个“基层减负一件事”应用场景,推出码上融资、数据赋能经济分析、安全隐患速排查等40个高质量的数字政府服务场景,在全省率先为企业和群众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

近年来

我市主动融入“数跑龙江”战略布局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

推出“庆数通”“庆码行“庆E办”

三大数字化服务品牌

全面打造利企便民高效数字化服务体系

数字政府建设质效显著提升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庆数通”:基层减负,让服务更贴心

“以往群众办理该项业务,需现场手工填写申请表、承诺书,拍摄水印照片或录制视频,并提交诸多纸质材料,单次办理至少耗时20分钟,如今借助‘庆数通’,短短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受理、资格校验、电子档案云上传等全部环节,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龙凤区龙凤街道新华社区工作人员吕娜颇有感触。

基层工作的高效开展是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石。市营商环境局敏锐洞察基层群众办事繁琐、基层工作人员压力大等现实困境,在省局的支持下,先行先试,依托省数字政府共性支撑能力,在全国率先搭建“庆数通”系统。

这一系统宛如一位智能助手,开发了填表报数、热费补贴等18个“基层减负一件事”应用场景。通过申请国家、省直厅局数据回流227项641万条,汇聚基层数据367万条,成功构建起千万数据量的基层减负数据库。从此,各类表格及数据只需一次填报,便可反复使用。

对于基层工作人员而言,“庆数通”同样带来了福音。以往街道汇总表格时,需将各社区数据下载后手动复制粘贴,不仅容易出现格式错误,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工作失误频发;现在,系统一键抓取功能让汇表仅需1秒钟,且格式统一、内容精准。

“庆数通”的卓越成效获得了广泛认可,荣获2024年全国数字政府管理创新案例奖,《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纷纷报道。我市“庆数通”高效办成“基层减负一件事”经验做法,在全省各市地复制推广。

“庆码行”:利企惠企,让发展更强劲

为满足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我市紧跟时代步伐,按照省长梁惠玲“补短板”和副省长余建“数跑龙江”向“数说龙江”转变的要求,进一步依托省数字政府共性支撑能力,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推出40个高质量的数字政府服务场景,“庆码行”应运而生。

在金融服务领域,我市立足于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共计接通22个国家接口、155个省级接口,31个市级接口,整合31类214个数据项,汇集税、保、电、创新积分等240亿条基础数据。吸引33家金融机构入驻平台,已推出税务贷、订单贷、创业贷、创新积分贷、玉米贷5个系列共206个信贷产品,覆盖经营主体15.2万户。

为企业提供“征信查询—平台认证—授信测额—获得融资”的链条式服务,大庆企业贷款规模354.9亿元。“码上融资”获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在第一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上作为东北唯一城市介绍经验。

此外,我市还全国首建大数据经济监测预测决策施策分析模型,汇聚全市30多亿经济数据,运用AI、BI等工具,实时精准洞察企业成长、项目建设和产业动态,累计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助力112户产值超亿元企业增加值增长7.8%,为全省经济运行分析开辟了新路径。

“庆E办”:便民服务,让生活更美好

我市始终将市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精心打造集“办事、核验、投诉、回访”为一体的“庆E办”服务矩阵。在政务服务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为企业和群众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缴费”“人脸核验”“材料免提交”。2024年累计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325万件,免费发放电子印章23750个,为群众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3.8万件,减少跑动次数4.1万余次,免提交材料9.3万份。

以“E办贷款结清”为例,通过抵押撤销信息互通互认、共享核验,实现“公积金贷款结清+领取撤押手续+抵押权撤销”服务免材料零跑动一件事一次办,办理时限从5天大幅压缩至1天,最快1小时即可办结,已成功办理业务1197件,电子化存档材料4788份。

在补贴发放环节,依托龙政智数大模型与DeepSeek的融合,推出“补贴生存核验”应用场景,借助AI核验发放人员生存状态,平均每月为县区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减少近100次核验工作量,有效提升了基层人员和办事群众的满意度。

“E办投诉”则通过完善“三级响应”“六单办理”等机制,确保民诉、企诉及时处理,做到未诉先办、不诉自办,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同时,上线“智慧政务智能问答”AI 客服和12345“智能咨询回访”AI客服,将回访范围拓展至100%,回访效率提升80%。

大庆12345热线获评2024年度全国服务创新优秀单位,“六单”工作法荣获全国创新发展特色创新案例奖,入选新华社政务智库报告,并在全国热线创新发展暨标准化工作推进会上分享经验。

从“数据赋能”到“场景革新”,我市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擎,将营商环境优化落实到每一张表格的压减、每一笔贷款的提速、每一次投诉的响应中,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三个面向”深化数字化实践,对标一流,勇争排头,高效办成70项“服务企业效能提升突破年”微改革一件事,推动政务服务无感办事、有感提质,进一步打造基层干部认可、市民群众满意、市场主体称赞的营商环境,让市场活力充分释放,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让政府服务更加高效有为。 

记者:肖瑶

编辑:吕晶晶

审核:祝春霞 艾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