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尽调员近期出差总结:
自去年新规之后,某排和某朝App上更新数据的管理人日渐减少,券商渠道和期货渠道只能根据自己身边的小圈子去深耕资产,总得来说,除了新规之后,私募成立门槛也逐渐提高,新的管理人更难,老的管理人卷业绩,这都对买方来说是一个资产逐渐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于一些需求低波动资产的买方来说,新的低波资产越来越少了,一方面是刚刚上面提到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市场逐渐好转,部分低波下沉客户也逐渐提高了一些风险偏好。
2.传统alpha越来越不受待见
2022年、2023年之前,大部分新出来的传统alpha管理人在市场上比较容易募集到资金,大家对于新的管理人的出现是比较期待和愿意去尽调的,一方面是自24年2月微盘踩踏后大家对于量化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再加上传统alpha管理人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传统alpha的方差并不像主观多头的方差那么大,传统alpha超额上不会差距过大,所以这也是对于买方来说是比较一致的点。
3.另类策略在市场上百花齐放
23年的时候我们推过一些择时指增策略,但是那时候发现市场上比较多人不太认可或者接受,在24年波动率比较特殊的一年这类策略开始在市场上冉冉升起,这也代表了现在大家的配置上更需要更另类的东西去替代传统策略,这在24年下半年的市场上也反映出了打板策略、择时指增策略、强势股策略越来越火。
4.海外配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这块确实是我们目前的短板,一方面国内创新工具的不健全,另一方面我们海外信息的获取有限。近两年来看海外资产的配置已经成为大部分沉浸在市场比较久的买方的一个强烈需求(因为中国资产的覆盖度他们已经足够成熟了),美债、黄金、QFII、印度市场、美国市场、欧美市场这些名词逐渐成为大家想去了解的关键词。
5.小私募未来只会越来越难
刚刚我们提到了新的管理人门槛越来越高以及传统alpha管理人越来越难募集,这对于新的0-10亿管理人来说只会加速淘汰,如果你的业绩太中位数,可能比较难吸引到买方客户,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还有更多老牌大厂可以去选择。这里可以提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刚刚我们提到了打板、择时指增、强势股等另类策略,他们在去年这种市场上大部分不是额度被打封盘了,就是规模上10亿了。对于小私募来说,可能除了发展传统策略之外,还可以看看有没有另类策略可以去尝试一下。
6.赛道的轮动+覆盖
大家后面除了卷管理人卷资源以外,个人建议还要多重视新赛道的覆盖,加强赛道间的轮动。比如我自己在2024年之前ETF套利和股指策略已经被我放弃很久了,导致去年有行情的时候也没有及时配置。
欢迎各位大佬加我微信交流~
(转自:浪说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