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9.54亿元,同比-2.59%;实现归母净利润21.61亿元,同比+33.38%。2024Q4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5.28亿元,同比-2.66%,环比+36.19%;实现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68.08%,环比-23.94%。
点评:
24年归母净利润大增,毛利率、ROE同比提升
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79.86美元/桶,同比-2.8%,总体仍保持在中高位。石油公司继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全球海洋油气工程行业景气度高企。公司坚持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生产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持续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工作量饱满,质量控制良好;精益化管理持续见效,效益大幅提升,资产平稳增长,现金流充裕。截至2024年末,公司归母净资产263亿元,同比+5.9%,资产负债率41.4%,同比+3.29pct。2024年公司毛利率上升1.53pct至12.28%,ROE上升1.78pct至8.47%,资产创效能力进一步提升。
24年工作量保持高位,25年持续夯实发展基础
工作量方面,公司全年完成钢材加工量45.39万吨,同比-3.8%,投入船天2.87万天,同比+15.7%;陆地建造完成导管架46座、组块34 座,海上安装完成导管架39座、组块30座、铺设海底管线373公里。2025年,公司将持续打造EPCI总承包能力,通过优化场地资源布局、加强船舶资源建设、延伸产品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服务;聚焦固定式平台智能化、浮式平台系列化、油气基础设施模块化,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向高端拓展,以点拓面打造系列产品体系,加快实现以系列产品为引领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角色转变。
市场开拓稳步推进,国内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合同额方面,公司2024年新签合同金额302亿元,同比-11%,其中国内新签合同额192亿元,同比-3%,境外新签合同额110亿元,同比-22%,海外新签合同额占全年新签合同总额的36%。公司海外市场开发工作稳步推进,为持续推动公司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在国内新承揽的业务以传统油气工程为主,主要包括渤中26-6油田开发、西湖区域天然气外输与终端设施能力提升、番禺11-12油田/番禺10-1油田/番禺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绥中36-2 油田36-2 区块开发、惠州25-8油田综合调整、渤中19-2油田开发、文昌16-2油田开发等。在海外,公司深耕国际市场,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参加能源领域大型国际论坛,不断加强与国际客户交流互访,深化国际工程总承包商身份转型,成功与壳牌签订企业框架合作协议,与沙特阿美续签长期合作协议,开启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行业景气度高企叠加母公司扩充上游资本开支,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国际市场方面,根据S&P Global统计,2024年全球海上勘探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6%,陆上勘探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预计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恢复增长,有望达到5824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5%,上游资本开支的持续扩增为油服景气奠定基础。国内市场方面,母公司中国海油积极响应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根据中国海油2025年度战略展望,2025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为1250-1350亿元,在2024年的高基数基础上维持稳定。随着油服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与盈利的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风险,中国海油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风险。
发布日期:2025-03-19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