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倾听企业心声,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把握产业发展潜力,抢占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近日,丹阳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深入掌握各企业的用工状况及用工需求,根据具体问题制定应对方案,确保人力资源供给行动落实落细,促进企业更好地引才、留人、用工。
常态化开展“千企画像”活动
每半年对丹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企业组织一次“千企画像”调查活动。根据调查方案开发调查软件和“二维码”,开展调查培训,指导督促各镇(区、街道)对本辖区规上企业进行“码上”填报,对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数据库,为精准开展用工服务、技能培训、校企校项合作提供数据支撑。
常态化开展校企校项对接活动
依据“千企画像”数据库,紧贴丹阳市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需求特点,以建立“两库一机制”为抓手,为推进校企校项合作搭建“桥梁”。建立“普通高校资源库”“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师)院校资源库”,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该市人才引育基地。每年举办1-2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人才对接会”,精准匹配高校和职业院校资源,促进就业供需对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供给”行动
紧紧抓住人力资源供给端和需求端,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就业服务。拓展劳务输入基地,拓宽用工渠道,加强省外劳务输出重点地区交流协作。完善春节用工保障服务机制,在车站、广场、社区等场所设立求职服务点锁定返乡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一站式”返岗保障服务行动,精准服务重点企业和省外员工返岗复工。开展各类特色专场招聘活动,组织开展“筑巢引凤 才聚丹阳”校园招聘活动,建立企业招聘微信群,通过新闻媒体、新媒体等手段开展岗位推介、就业指导,提供线上、线下双服务。
常态化开展“技能提升”行动
突出企业转型升级需求,针对性开展培训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负责牵头推进“大培训”制度创新,形成“政策、资金、项目、管理”四统一的大培训体系;紧贴我市重点产业、重点工种举办“技造丹阳”职业技能系列竞赛,以赛促训,不断提升我市职工技能水平。
组织“普通高校、职技院校走进丹阳”,开展推介对接活动,推进就业供需对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行订单式、套餐式等培训模式,采取“机构列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的三单式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作用,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主导培养、机构积极参与、职工踊跃参加”的培训格局。
常态化开展人社“服务提升”行动
强化政府引导、政策促进、服务暖心作用,以切实的措施增强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定期开展“人社先锋暖企惠民”走访调研活动,建立6支人社服务小分队,“点对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成立重大项目人社服务专班,掌握亿元以上项目信息,拟定重大项目“事前”服务预案,积极做好“事前”服务工作,做到“实时了解,实时响应”。持续开展“人社政策镇企行”系列活动,走进镇(街道)、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开展政策宣讲,委派专人进驻丹阳市“7+1”企业服务微信群实时发布“惠企”动态,确保人社政策落地见效。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及补贴,助力企业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调研活动持续开展中。丹阳市人社部门和重点企业代表就企业用工引才、生产经营、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围绕企业用工、技能培训、人才引进、企业发展堵点等方面充分研讨。丹阳市人社部门向企业详细解读惠企助企政策,将企业实际情况与适宜政策相结合,帮助他们用好政策,提升获得感,增强企业持续向好发展的信心。
刘亚飞 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