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候鸟南飞,随着今年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遂川“千年鸟道”候鸟环志工作开展以来,已连续环志近30余天,由于今年在环志过程中,对一批候鸟新增北斗卫星全球定位装置,为研究候鸟的迁徙路线、停歇地点、迁徙时间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数据分析,目前,第一批佩戴北斗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候鸟,已平安抵达东南亚。
遂川千年鸟道,是全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9月至10月是候鸟集群南迁的高峰期,鸟类环志一般也在这个时期进行。环志主要是对迁徙候鸟进行身体数据测量和咽拭子采样,并在候鸟脚上套上印有我国候鸟标准型号的金属环。以往每年秋季,在这里环志放飞的鸟儿达到数千只,可是环志科研人员手中掌握的环志鸟类动态监测数据,却寥寥无几。
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朱高栋:原来这种金属环,就是得到下一个繁殖站被人重捕,或者就是被爱鸟人观察到,你才能够确定这个鸟是从哪里来的,它的飞行路线是怎样的。
为了更精准地对候鸟进行环志,今年,科研人员在环志中首次运用了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并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为候鸟安装专门研发的小型轻量化装置,对鸟类的生活影响达到最小。
(图中红圈内为北斗卫星定位装置)江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生 王朝阳:这种背负式跟踪器朝上是为了让它背上的太阳能板持续能充上电,每天充电一小时,就能持续利用下去,同时它这个跟踪器的信号接收朝上也是比较利于它定位的。
这种卫星追踪定位装置,是专门为鸟类迁徙研究而研发的小型化、轻量化装置,兼容北斗、GPS、格洛纳丝等国际通用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在候鸟放飞后向后台持续定期发送位置信息,从而清晰展示候鸟迁徙路线图。
截止10月10日,记者在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最早一批迁徙候鸟已经安全抵达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少部分候鸟还飞行在我国南海上空,后续候鸟迁徙数据还将进一步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