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浙江新昌县回山镇的高山茭白喜获丰收。10月7日,村民张师傅驾驶着装满茭白的小货车,从双彩收费站沿着上三高速送往县城销售,出站时收费员动作娴熟地进行农产品绿色通道操作,为张师傅免去了高速公路通行费。
在相邻车道,小轿车驾驶员探出头向收费员问询:“听说在你们这里下高速的车辆可以享受酒店折扣优惠?”正在一旁的党员志愿者倪剑锋立即笑脸相迎,将车辆引导出车道后向驾驶员详细介绍起浙江交通集团“智在行”小程序应用及相关产品使用方法。
快速检验绿色通道车辆、为往来司乘推介当地文旅资源并让其享受相应优惠福利,忙碌又温馨的场景每天都在浙江省交通集团嵊新收费中心所各收费站上演。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嵊新收费中心所共计服务绿通车辆150余辆,减免通行费逾4万元,并为132位司乘兑换了景区、酒店优惠福利。依托交通特色优势和“家门口”党建品牌打造“高速+”全链路场景,实现高速公路和地方经济的跨界互动,让高速公路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嵊新收费中心所党支部探索山区共富路径的有益尝试。
交旅融合,探出共富新宽度
从谢灵运“高高入云霓”的意气,到杜甫“欲罢不能忘”的离愁,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壮丽,到白居易“沃洲天姥为眉目”的秀美,古人梦里寻曹娥而下的仙山之境,就是如今新昌的文化古脉。
2000年12月26日,一条贯穿浙江省中东部的上(上虞)三(三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新昌县搭上了北连沪杭,南接温台的经济快车。新昌收费站车流如织,成了迎接四方游客的主要站点。从此寻梦新昌的人们不再“寻曹娥而下”,沿着上三高速驾车一脚油门便可领略“唐诗之路、大佛之都、茶道之源”的美丽景致。
“如果景点是珍珠,那么高速公路就是串起珍珠项链的金丝带,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嵊新收费中心所党支部书记毛锦在支部会议上提出,除了守好主业,支部党员更要发挥创新带动作用,主动走出去,利用丰厚的高速公路站点资源为百姓创利创惠。
在支部共建的推动下,嵊新收费中心所与新昌旅游集团携手开启了公路交通与地方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利用窗口优势,嵊新收费中心辖区五个站点开展发放文旅宣传单及旅游指南服务,最大程度发挥高速公路产业优势提升司乘满意度,也进一步推动了新昌旅游经济的发展。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嵊新收费中心所各站助力新昌县累计接待游客37.6万人次,同比增长214.6%,旅游创收1252.1万元,同比增长224.1%,实现游客量与旅游收入双增长,高速公路在旅游产业中的纽带作用和服务功能得到较好彰显。“旅游旺季,我们的党团志愿者还主动到新昌各主要景点进行景区线路指引、停车秩序维护及游客困难帮扶等服务活动,细致周到的服务获得好评无数。”在毛锦看来,高速公路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去既是主业服务的延伸,也拓宽了山区共富的新路径。
数智赋能,探出共富新高度
面对数字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新发展形势需求,浙江省交通集团立足数字交通基础设施为公众出行提供智慧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嵊新收费中心所利用自主开发的“智在行”小程序,与新昌、嵊州餐饮民宿、酒店、景区、地方特产等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文旅景点、地方特产线上宣传推广,全方位的业产融合探索出了山区共富路径的新高度。
七月初,党员张嘉源连同其他志愿服务者一直利用工余时间奔忙在新昌县城与村社之间,他们跑村闯社向企业主详细介绍浙江交通集团“智在行”小程序,探索利用高速公路流量阈值,为地方产业主和司乘搭建起资源共享的互利平台。在嵊州榨面工坊,业主在听说他家的产品可以通过“智在行”小程序免费向广大通行高速的广大司乘推介时,欣然允诺以全网最低的价格进行产品上架。可喜的是,嵊州榨面刚入驻“智在行”平台的当天,系统后台就显示已卖出20余件,数智化的运作为企业产品销售和上下游行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助推力。
经过连续几个月走访调查站点周边企业单位,新昌县开元酒店、天姥阆苑、新昌优选等多家企业单位在“智在行”小程序上架产品,根据车辆通行新昌、嵊州出口记录即可免费领取优惠券,实现一系列精准惠民服务套餐推送,形成“线上点单,到店核销”“线上商城,邮寄到家”助农助企新模式。目前,“高速+酒店”项目中,新昌开元曼居酒店、天姥阆苑养生谷上架的客房产品,司机从新昌站出口可享全网最低价优惠,已有131位客户享受合作优惠。“高速+旅游”项目与新昌大佛寺达成8折门票优惠,与狐巴巴景区达成5折门票优惠合作。“高速+土特产”项目与嵊州榨面、新昌优选达成网上最低价优惠合作。数智平台的运用盘活了路域资源,让社会大众普享了智慧高速创造的惠利。
科技助安,探出共富新温度
“要致富先修路”,上三高速的修建为新昌县域农特产品、旅游资源的“出山”创造了条件。如何让高速大动脉运行既快捷又安全,确保“共富路”行稳致远,是嵊新收费中心所党支部“家门口”服务多年来坚持的笃定追求。
“为了您的安全,行人和非机动车请勿闯入高速公路,谢谢您的配合!”在新昌收费站入口车道,安装在现场的红外报警系统发出警示音后,收费员立即上前劝导,保障误闯人员、非机动车和其它车辆的通行安全。为避免超限超载等存在安全隐患及禁止进入高速的车辆、人员误闯高速,嵊新收费中心所在辖区收费站点设置了智能报警设备,通过技防人防的双重预防举措,把好高速入口关。党团先锋队发扬攻坚克难作风,积极开展五小创新、修旧利废活动,先后设计制作了夏季车辆自动喷淋系统、超宽车道加长栏杆等设备,为车辆安全通行提供保障服务。
扎牢高速入口安全篱笆的同时,面对上三高速山区路段高路堤、高挡墙、高边坡、高桥墩,多隧道,地质复杂、结构复杂“四高一多二复杂”的现实情况,驻地保畅队伍锚定困难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党员们不畏艰辛奋战一线,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保畅工作稳步开展。驻地保畅队伍成功设计研发“清障车随车施救气动装置”“特殊车辆快速施救装置”等17项创新成果投入应用,其中获评“五小”创新成果10项,国家专利证书5项,并在行业内推广应用。2023年,浙江省首创的山区高速公路预防性管控系统在上三高速投入使用,主线异常事件发现时间从“分钟级”跨入“秒级”行列。上三全面实施山区重点路段智慧化改造,结合主动发光型标志牌、猫眼道钉等设施,提升山区路段行车环境,提前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科技助安打造共富路的“实招”频出,散发出服务为民的滚烫温度。
品牌辐射,探出共富新维度
背靠上三高速公路,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做好收费站口车辆通行保障,并立足新昌将服务延伸至村社、农户,推动产业共富的同时,助力精神共富是嵊新收费中心所党支部“家门口”党建品牌的创建初心与宗旨。
6月份,新昌县碑山村朱老汉家种植的一园子黄桃长势比历年都要好,比拳头还大的黄桃挂满树梢,采摘季朱老汉一脸心事:“这么多的桃子怎么卖得出去?”得知情况后,嵊新收费中心所党支部立即组织党团志愿者开展 “党建+助农”活动,共计爱心采摘并助销黄桃2400多斤,解决了朱老汉的“丰收之忧”。
助农果蔬采摘销售的过程中,“家门口”品牌志愿者发现还可以给山区乡村送去更多的“精神食粮”。2023年支部赴新昌县沃洲镇百菊村开展“双万(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与村委签订“联创联建”协议,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工作。志愿者定期为村民讲解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入口管控、农产品绿色通道免费政策等知识,让村民对高速公路通行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他们还深入村社进行垃圾分类、生态保护知识分享,累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15场、环境整治17场,高频次的服务活动为村民行为习惯的转变注入了精神动力,有效助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家门口”党建品牌的打造,从最初的书记带头、党员示范、全员参与,在收费广场设立便民服务台,积极为司乘提供道路指引、旅游地图、简易修车工具等高质量服务,提高司乘出行满意度,树立良好窗口形象开始,再到用好品牌影响力向附近村社辐射,帮扶并助力乡村提升人居环境、民宿经营环境,探索出了山区共富路径的新维度。
回山镇的张师傅夏天运输自家种植的高山西瓜,秋天运输高山茭白,便捷的高速通行环境为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家门口”服务将触角延伸至文旅产业,全面构建“快旅漫游”的共富交通网络,助力新昌成为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的新时代“仙山之境”。(通讯员 骆加春、张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