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华晟复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继完成A轮融资后再次融资数千万元。本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持续深耕“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生产规模、深化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运营。
近期,3D复合材料打印领域动态频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哪些大事。
Part 1
华晟复材融资数千万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华晟复材是一家复合材料自动加工设备制造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机器人自动铺丝机、龙门自动铺丝/铺带机、机器人铺缠一体机、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复材3D打印设备等高科技产品。
此轮融资由无锡金浦动力领投,众多机构跟投,老股东追加投资。本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持续深耕“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生产规模、深化核心技术研发和市场运营。
金浦动力业务董事费崎璞表示:“复合材料自动铺丝技术的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先进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制造,同时在风电、新能源汽车、高铁、海上作业等民用领域的需求正在大幅增加。该技术是欧美先进制造中的核心装备,目前国际主流制造商均已对我国实行了禁运。西安交通大学段玉岗团队通过近20年的研发、设计和制造,2017年成功交付了国内第一台工程化铺丝设备,实现了国产从零到一的突破,并创立华晟复材,将技术成功转化至企业进行商业化运作,为下游客户提供复合材料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且已签订多个订单。公司整体技术实力和落地能力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已实现产业级的国产替代,并得到国内相关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
Part 2
阿奈索三维创业一年获近亿A轮融资
无独有偶,2024年12月23日,阿奈索三维宣布成功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该公司专注于高科技复合材料连续纤维3D打印,由95后青年企业家刘瑞创办于2023年,其吸纳了国际相关核心技术,组建了顶尖技术人才团队。公司发展迅速,苏州研发生产中心已启用且实现设备规模化量产,产品功能不断迭代升级,业务在国内外同步发力,其美国与德国分公司也已投入运营。
本轮融资由广发信德领投,国鼎资本、合世家资本跟投,阿奈索三维因此获得了产业资本、头部风险投资机构、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类投资人的支持与认可。资金的注入将为公司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产品研发、产能扩建以及全球业务布局。
目前,阿奈索三维的产品已在航空航天、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合作客户包括空客、宝马、苹果、米其林等世界知名企业。资金的注入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Part 3
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专题报告
2024年12月19日,增材制造产业的年度盛会——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论坛暨增材制造产业年会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在这一行业聚焦的平台上,深圳协同创新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盟先生发表了题为“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发展及应用趋势”的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最新进展、当前产业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罗盟先生指出,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和轻量化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极端环境、高真空与热循环条件下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使得连续纤维3D打印被视为突破材料极限、实现轻量化制造的重要方案。
他进一步分析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的技术路径,包括从短纤增强向连续纤维复合的转变,以及从平面成形向多自由度打印的转变。罗盟先生提到,这些技术进步使得材料力学性能上限逐步接近传统先进复合材料水准,并且性能从数百兆帕级提升至超过千兆帕,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国内的科研院所与企业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打印温区方面,实现了从两百摄氏度到四百摄氏度以上的广泛覆盖,满足了多样化热塑性树脂的应用需求;对打印速度、力学性能以及温度精度控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力推动了产业化进程;自 2019 年至今,行业进入初步稳定期,企业在专利申请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与终端应用场景的结合愈发紧密,应用范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分展现了该技术在多领域加速落地的强劲实力。
对于未来产业前景,罗盟明确指出,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汽车工业、机器人轻量化、现代体育器材等领域是连续纤维 3D 打印的核心需求驱动力。然而,要实现规模化应用,仍需攻克诸多关键挑战,如材料适配稳定性、纤维含量上限、性能与仿真设计的精准匹配等。他强调,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3D 打印技术与传统工艺应相互补充,构建软件、硬件和材料的深度协同体系,为 3D 打印技术开辟更为广阔的应用天地。
Part 3
近期其他动态新闻
2024 年 12 月 20 日消息,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了《一种用于 3D 打印连续纤维增强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的专利。该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层间强度和弯曲强度,使 3D 打印连续碳纤维增强材料能适用于更多应用,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
2024 年 12 月 18 日,Markforged Holding Corporation 发布 FX10 Metal Kit,使 FX10 成为全球第一台能同时使用金属丝材和经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进行打印的工业级 3D 打印机。FX10 采用模块化架构,可通过升级 Metal Kit 提升实用价值,还推出了全新的 316L 不锈钢金属丝材,未来将支持其他金属丝材。它支持用户在金属和复合材料间切换,打印速度快,尺寸大。
2024 年 12 月 16 日,苏州千行智维科技有限公司公开申请《复材夹层板直接打印的 3D 打印机喷头及其打印方法》专利,其核心是全新的 3D 打印机喷头,可实现更强韧性和更高性能的复材夹层板打印,解决了传统 FDM 技术难以打印多种长纤维增强夹层板的瓶颈,推动 3D 打印向更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4 年 12 月 6 日,华盛顿大学团队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 3D 打印碳纳米复合材料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员开发集成系统,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再经热催化过程合成碳纳米管,最终 3D 打印成高密度碳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实现高效转化,且生产碳纳米管的成本大幅降低,3D 打印的纳米复合材料性能增强,对全球碳排放减少工作有重大影响。
2024 年 11 月 30 日,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种环烯烃共聚物复合材料的 3D 打印方法》专利。该方法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作为添加剂用于环烯烃共聚物,经密炼、挤出成细丝后进行 3D 打印,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Part 4
复合材料3D打印发展趋势
3D打印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如立体光固化成型(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成型(FDM)等,正在不断进步,使得3D打印复合材料能够精确复制复杂的设计,同时保持材料的优良性能。随着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不断进步,3D打印复合材料在精度、速度、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为行业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D打印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在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复合材料可以制造出具有高强度、轻质化特性的飞机部件和发动机零件。在汽车制造领域,3D打印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生产轻量化车身和发动机零部件。在医疗器械领域,3D打印复合材料可以制造出定制化的人工骨骼、牙齿等医疗植入物。此外,3D打印复合材料也将逐渐渗透到建筑、教育等更多领域。
目前,全球3D打印复合材料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包括传统的复合材料制造商、3D打印设备提供商以及新兴的创业公司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在中国市场,除前面提到的两家公司外,铂力特、先临三维、协同高科、银邦股份、华曙高科等企业凭借在设备制造、材料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3D Systems、Stratasys、Carbon、Desktop Metal、SLM Solutions等也在积极布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转自:复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