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融e理财
市场复盘
01 主要指数
上证指数今日收盘2959.37点,涨1.26%
深证成指今日收盘8705.94点,涨1.68%
创业板指今日收盘1652.12点,涨1.43%
02 行业表现
//今日领涨:
电子:4.36%
通信:3.87%
汽车:3.16%
//今日领跌:
农林牧渔:-2.06%
建材:-0.74%
综合:-0.13%
03 个股涨跌
//上涨:4271股
//下跌:917股
04 成交情况
两市成交额7244.5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424.43亿元。
盘面解析
01 盘面回顾
今日A股三大股指早盘弱势下探,沪指一度逼近2900点,临近午盘市场止跌回升,午后指数持续强势上扬,尾盘窄幅震荡,最终三大指数均涨超1%。
截至收盘,沪指涨1.26%,深成指涨1.68%,创业板指涨1.43%。
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沪深两市成交额大幅增量超1400亿至7244.54亿元。
30个中信一级行业仅农林牧渔、建材、综合3个板块下跌。
02 盘面详解
盘面上,消费电子概念集体爆发,智能音响、无线充电、消费电子代工、苹果概念、AI手机等概念涨幅居前。消息面上,苹果iPhone 16系列备货目标指引略有上调,隔夜苹果股价重返全球市值第一,对A股产生映射。华福证券表示,消费电子正处在短期企稳回暖、行业创新周期来临和巨头新品催化不断的三重拐点。短期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回暖,中长期AI赋能智能终端有望驱动手机/PC换机加速。消费电子创新节奏提速有望带来行业进入景气周期。
半导体产业链强势上涨,先进封装、GPU、HBM概念表现亮眼。消息面上,据《日经新闻》报导,因看好AI、减碳市场将扩大,8家日本主要半导体厂商将在2029年前累计投资5万亿日元,主要增产在经济安全保障上被视为重要物资的功率半导体、图像感测器、逻辑半导体等产品。
高速铜连接概念强势反弹。相关机构指出,当前国内高速线缆市场规模已经突破百亿元大关,预计未来高速铜缆增量市场空间将在千亿元左右。伴随以太网速率朝着800G、1.6T升级,Serder速率从56G向112G甚至224G演进,铜缆传输速率也将向224Gbps发展。
CPO概念午后强势拉升。相关机构人士指出,明年800G和1.6T光模块需求中,硅光渗透率提升将加速CW光源需求增长,为国产光芯片厂商创造重要机会。MPO作为高速光模块间互联的必需组件,其需求与800G、1.6T光模块需求正相关,随着MT连接器等核心物料供应紧张缓解,MPO厂商业绩有望逐步释放。
液冷服务器、6G、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等概念均大幅反弹。
下跌方面,鸡产业、猪产业、生物育种、饲料板块表现不佳,减肥药、仿制药、CRO、创新药板块持续走弱。建材板块表现不佳。
03 市场观点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证券表示,本周市场大概率继续震荡,在极致缩量的情况下,行情或有短期反弹,但需留意反弹的量能和持续性,而且下周仍有经济数据公布,市场或谨慎对待。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短期仍然维持高股息红利和低位成长的方向轮动。随着中报业绩的公布,业绩股也将有较好的预期表现,临近会议前,留意市场对政策预期的提前炒作,在市场没出现明显放量前,仍要注意仓位集中度的控制和追高的风险。
中银证券指出,当前A股已基本磨平了4月末以来地产政策预期带来的上行幅度,往后看,下半年随着地产政策效用显现以及财政发力节奏加快,基本面有望逐步兑现弱复苏的趋势。当前A股下行空间或有限,但短期增量资金匮乏,市场上行动力略显不足。随着三中全会临近,市场对于改革预期有所升温,未来一段时间预计市场大概率维持窄幅震荡格局但或存在政策预期的阶段性发酵。结构上,虽然上半年超额收益显著,但我们认为当前环境下,红利资产仍是底仓重要选择。
中金公司认为,配置方面,临近三中全会,改革关注度提升,部分领域如财税体制改革相关个股近期表现较为活跃;中报业绩披露期,业绩好于市场预期的板块和个股有望有相对表现;景气提升结合政策支持,可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尤其是具备产业自主逻辑的板块;外需仍有韧性,在此背景下出口链行业和全球定价资源品或仍有继续配置机会。
消息速递
1
连续四周超1300套 深圳二手房
周交易量持续“高位”运行
经深圳市房产中介协会统计,2024年第27周全市二手房(含自助)录得1353套,环比增长4.0%。从数据上看,深圳市单周二手房录得量呈现持续“高位”走势,已连续4周,单周二手房录得量超1300套。截至7月8日,深圳全市共有63205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较上周增加614套。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深圳全市122个片区,98%的片区业主报价呈现下跌,据深圳乐有家网在售二手房源显示,当前深圳全市二手住宅挂牌均价为6.79万/平方米,对比2023年6月跌幅11.4%,且仍有下探趋势。
(资料来源:南方财经网)
2
我国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
首次突破4000米
7月9日,据上海市政府举办的发布会消息,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日前成功完成海试。“开拓二号”连续完成5次着底采矿,取回深海多金属结壳与结核,实现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海试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最深达4102.8米,在国内首创深海复杂海底地形高机动行进、深海多矿类复合钻采等深海采矿领域多项技术。
(资料来源:财联社)
(以上数据来源于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