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MacTalk
刚刚看了马云在阿里内网发布的公开信,我不知道阿里的员工是什么感受。作为一个创业者,阿里系产品的深度用户,我特别感动。阿里巴巴这家公司当然有很多争议,这就和人一样,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很多人信口开河评价阿里,组织臃肿、大公司病、缺少创新,我虽也写公众号,但从不敢妄下此类结论。原因很简单,你只要自己做一家公司就知道了,不用一万人,管理一百人,甚至十人也足够让你焦头烂额了。
用一两句话评价别人总是容易的。甚至有的人还喜欢预测,说阿里必然会被拼多多干倒,衰退之势难免;或者认为阿里必定再次重立浪潮之巅。我呢?静静地在旁边观察,看人家如何解决问题。
清明假期蔡崇信的万字访谈我认真看了。提问者问:“发现自己落后了,你是如何纠正的?”蔡崇信答:“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错误,我们承认过去我们可能没有关注用户体验。”这句话在一万多字的访谈中被淹没了,但我唯独看到这句话时觉得蔡崇信了不起。
已经取得如此成功的人,可以勇敢说出来承认错误,并不容易。我看了这么长时间历史书,翻遍大大小小的材料,也极少见到一个身处高位之人愿意于众目睽睽之下,放低身段坦诚过去的错误。历史故事中,他们的惯常做法是搪塞过去,抑或找个替罪羊。
马云今天的公开信也是如此。他开篇便说:“有错误不可怕,没有人不犯错,真正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不改错。”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我最佩服的地方。想起来一句话:“能够认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是证明一个科学家仍旧还是科学家的标志。”
这话对于企业家和创业者同样适用。
2018 年时,我看过一篇阿里本地生活总裁昆阳的采访,谈到饿了么和美团的竞争时,他说:以前的竞争是美团站在2楼打1楼,饿了么融入阿里后,就要从 6 楼打 2 楼。饿了么已经快到 2 楼,今年的目标是上 3 楼,三年内上到 6 楼去。
当年看到此处,内心极度不适。我感受到的是妄自尊大,企图用纵横捭阖,以大击小的宏大概念赢得竞争的阿里巴巴。当时内心隐约觉得不太对,昆阳的表达中,多少透露着大公司的狂傲。现在那篇采访还能找到,我刚刚又阅读了一下,六年过去了,读起来仍然感觉不适。再一看,发现其中鲜有提及用户。
再对照着马云的公开信,我能感觉到其中的巨大变化。为将当有怯弱时,敬畏市场,敬畏事实,敬畏用户。
公开信里,马云又一次提到了 AI 时代。过去的一年中,阿里巴巴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包括阿里云停止分拆,盒马、银泰等实体商业传闻要被出售。能感觉到,阿里巴巴是要聚焦电商和 AI,收缩业务,做深做透。
黄峥曾在《为什么要再次创业》的文章里说:我们也许有机会在新的流量分布形式,新的用户交互形式,和新的国际化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阿里。整个电商市场,它的形式其实在发生很多改变,今天阿里成功的形式未必是明天成功的形式,但是人的需求是依然存在,而且会进一步被放大的,所以潜在的市场很大。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品。所以,马云说的 AI 时代并不是什么空话,而是很客观地判断:随着 AI 时代的开启,新的机会和新的挑战又会尾随而至,这是客观规律。
致敬创作者,祝福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