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数字化不会改变财富管理行业的本质,但可以帮助行业发展得更好

小小MT4 来源:金融一线 °C 栏目:MT4电脑版下载

  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行业近几年的管理规模已经成长为百万亿元级别。

  据光大理财于2023年5月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2-2023》,中国资管市场总规模实现增长0.1万亿元,达到133.8万亿元,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

  财富管理,身为资产管理中的资产规模较大的一类方向,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承担着为投资者保值增值的任务,财富管理行业需要向上发展,而发展需要从多角度进行。那么,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数字化来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

  郭田勇表示,数字金融如今如火如荼,不过,谈及数字化时,首先不能否认的时,数字化并不能改变财富管理行业的本质。

  单纯就财富管理来看,客户投入资金,无论是家族办公室还是基金机构接手,其管理者需要好好打理,提供保值增值服务。

  郭田勇指出,保值增值不代表刚兑。银行存款存在刚兑,除非银行倒闭,存款支取时不存在表示没钱了的情况。所以财富管理本身是一个买者自负的行业,所以行业内数家机构千帆相竞,竞争激烈。

  过去,银行理财在财富管理行业中占的比例最高,投资者也往往将银行理财当作收益更高的存款,觉得很保险。但当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并不是存款,而是投资。2022年,银行理财大幅度回撤,也是对投资者的一次教育,即资产管理行业不存在刚兑。

  郭田勇表示,知悉财富管理行业的本质后,数字化,确实对行业发展有所助益。比如,如果数字化发展良好,类似京东和诺亚的300亿“萝卜章”诈骗案就不一定会发生,数字化的交叉检验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实现数字化之后,从融资端而言,财富管理机构可以对客户的精准营销、风险防控,提高效率。

  从投资端来讲,财富管理需要向外投,需要做好基础性的投资。未来,财富管理运用量化金融等手段以提高投资水平,也是可行的。

  展望财富管理行业的未来,郭田勇希望,无论是银行还是公募、私募和各类投资机构,大家都能够在同一个监管标准下进行管理,相互竞争,而不是依靠信息优势或者垄断技术来展开业务,以真正实现行业的做大做强。

  本文为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参加“2023银行业发展论坛数字金融大会”的观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