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政行业已开启“春节模式”,不管是钟点工、保姆、月嫂都“一工难求”,家政服务进入一年中最忙的“旺季”,门店“爆单”、劳动者“供不应求”。
近日,“武汉90后会计转行做家政月入4万”的消息也让家政赛道再次火出圈。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越来越多年轻人“闯”进家政市场,给行业带来了新气象。
家政行业目前呈现出那些新变化?万亿产业如何打开“新蓝海”?
视觉中国供图家政劳动者成为“香饽饽”
1月8日,关于“武汉90后会计转行做家政月入4万”“春节前阿姨接单擦玻璃日入千元”的话题冲上热搜总榜,相关视频荣登微博视频热榜第三,引发全国网友热议。
据媒体报道,92年湖北女孩姚佳慧在会计行业工作多年,机缘巧合闯入家政赛道。如今,姚佳慧创办的公司,旗下已拥有一支超百人的服务团队,月收入超过4万元。
临近春节,家政服务迎来了预约高峰期,家政劳动者成为“香饽饽”,不少钟点服务人员春节前所有工作时间基本被预订完,薪资也水涨船高。58同城本地生活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前夕家政服务订单量预计较去年同期上涨约40%。据姚佳慧介绍,节前擦玻璃需求旺盛,勤奋的阿姨一天擦玻璃收入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家政服务的“刚需”属性日益凸显,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艾媒咨询估算,2023年家政服务市场规模可达到11641亿元,预计至2027年有望突破13000亿元。
“政策之手”也在助推家政市场发展,此前,商务部等16部门印发《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鼓励高校毕业生创办家政企业。
巨大的市场空间蕴含着更大的市场潜力,许多企业因此涌入赛道。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家政相关企业269.55万家。近十年,我国家政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大幅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家政相关企业新增75.88万家,同比增长158.10%。2021年、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家政相关企业注册量有所减少,分别新增75.42万家、45.27万家,同比减少0.61%、39.97%。但此后趋势有所回温,2023年我国家政相关企业新增60.04万家,同比增长32.61%。
从区域来看,江苏现存57万家家政相关企业,位居第一,遥遥领先。山东、广东分别现存23.94万家、13.57万家,位居前三。此后是浙江、河北、四川等地。
视觉中国供图向专业化、多元化、数字化转型
随着择业观的转变,越来越多“90后”“95后”涌入家政行业,助推家政业朝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进化。从居家养老到育婴育幼,从保洁烹饪到收纳整理,家政服务种类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精细。
1月9日,从事家居美容、家政服务的齐先生接了这样一单:客户家中要护理皮沙发,顺便对掉皮、磨损的基础损伤进行修复。齐先生不仅完成了沙发护理和修复,还把家中窗帘、家具等一并进行清洁、上油保养。“对客户来说,既完成了保洁,还完成了专业的家居美容,省了不少钱。”齐先生说。
家庭收纳整理成为继保洁、搬家、母婴护理等之外的又一热门项目,整理收纳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负责以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打理家政事务,推动着行业在细分领域的创新与升级。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吉祥家政公司陈经理介绍,该公司“衣橱整理”“全屋收纳”的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陈经理表示,目前整理收纳师需求大、市场广,每单提成时薪在30元至55元之间,受到不少求职者的关注,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加入。
“从业人员‘年轻化’一定是未来趋势。”湖南锦程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罗林斌表示,十几年前,消费者偏好有经验的、40来岁的家政服务员,如今则倾向于聘用具备科学养护理念、技能全面的年轻人。
除了年轻化、专业化、细分化,数字化转型也是家政服务行业的一大趋势。
30岁的林先生说,他习惯在线上家政平台请钟点工“上门代厨”,因为平台上,服务人员的体检报告、性格特点、擅长菜系都写得一清二楚。
“数字化给家政服务业带来了很多改变。”家庭服务平台“天鹅到家”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家政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获客、智能客服等线上功能不断推进,提升了服务效率与消费者体验。据了解,2023年第三季度,“天鹅到家”平台整体服务用户175万人次,较第一季度增长约34%。此外,平台还强化准入规则以提升服务品质,通过各项筛选、达到接单标准的认证家政劳动者达5.1万余名。
视觉中国供图从中介制迈向“员工制”
当前国内家政服务业以中介制为主,雇主寻找家政人员,主要靠中介推荐或口口相传。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员工权益保障尚不完备,加之家政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政行业的发展。
如何更好地促进供需匹配、推动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家政业从“中介制”迈向“员工制”是关键举措之一。
为规范家政行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把员工制企业转型作为家政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范宪伟说,家政服务业向员工制转型,将促进从业更加体面、就业更加稳定、发展更加规范、风险更加可控。
推动家政服务业迈向“员工制”,可不断提高家政企业的员工数量和比例,让家政行业标准化、职业化成为可能,将加速家政服务规范化发展。
对于家政行业从业者来说,家政服务业迈向“员工制”,有利于保障员工相关权益,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可度。从行业长远发展看,实现员工制转型后,家政服务人员从“灵活就业”变为“稳定就业”,执业更加体面,职业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会进一步提升。随着行业黏性的显著增强,会吸引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多层次人员加入家政服务业,有助于提升家政服务品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家政行业加快发展,还需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比如,要善于打破传统家政服务的供给模式,扭转行业发展惯性,积极打造特色家政服务品牌。再如,要加快员工制家政服务的融合发展,结合嵌入式社区建设要求,与社区老年助餐、适老化改造、生活服务、商业服务等业态相融合,不断延展服务的边界等。
短期来看,实行“员工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但论长远计,“员工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行业流动率高、消费者满意度低等问题。
张丽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