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怡雯
4月12日晚,中信证券(600030.SH)、海通证券(600837.SH)、中核钛白(维权)(002145.SZ)三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以及中信证券全资孙公司: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中证资本“)均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中核钛白的实际控制人王泽龙则在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的基础上,另加了一条“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海通证券在2023年3月定增中认购限售股共9239.86万股,涉及金额5.47亿元,一跃成为中核钛白第四大股东。在解禁期前后,中核钛白的融券余额发生百倍巨额异常波动。
时代周报发现,在解禁期后的2023年9月26日,中信中证资本以新增4053.65万股位列中核钛白第八大股东,但在短短4天以后,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三季报中,中信中证资本已经不在前十大股东之中。
融券金额异常波动
据公告,2023年2至3月,由此次涉事的中信证券作为保荐机构,中核钛白共向16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8.93亿股,发行价格为5.92元/股。相比2023年3月9日收盘价7.13元/股而言,该次定增相当于以8折折价发行,募集资金总额近52.88亿元,锁定期限6个月,解禁期从2023年3月持续至2023年9月。
在16家认购对象中,除了此次涉事的海通证券以外(认购了9239.86万股,认购金额达到近5.47亿元),其他大型证券公司包括中金公司、瑞银(UBS)、国泰君安证券、光大证券(维权)、华泰证券也均参与认购。
来源:中核钛白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