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煤质发运中心传出好消息,月度精煤发运量达到21.08万吨,创出今年以来精煤单月最高销售量。
在煤炭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他们为何还能交出这样优异的成绩单?笔者带着好奇心来到该公司煤质发运中心一探究竟。
抓硬件系统改造提效率
“7月底,我们完成了煤场智能发运系统升级改造,形成运煤车辆通过IC卡识别+车号识别双验证,实现司机不下车自助过磅。”该公司发运环保组副组长沈文彬向笔者介绍道。手指之处,一辆运煤车缓缓驶入装车区,司机从车窗伸出手在感应器上轻轻刷卡,正前方大型显示屏立即声光报出车辆的车号、煤种、皮重,并有语音邀请车辆上磅。车辆到达装车点后,精煤皮带自动开启装煤。前方大屏又转换为车厢内落煤的图像,装车进度实现“可视化”。随着车辆缓缓前行,重量达到48.5吨时,显示屏自动转换为数字读秒状态,并语音提醒司机:“装煤结束,请准备下磅。”整个过程没有人员参与,但是装车流程干净快捷、毫厘不差。初次来矿装煤的运煤司机兴奋地说:“真是太省劲了,还没反应过来一车煤就装满了,而且还不超载!”
(“可视化”自动装车)
该公司对煤场各处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在精煤放仓点增加了仓下磅、车号识别、装车显示屏、视频采集仪等设备,实现精煤产品精准、自助、快速装车;在其他产品装车点,进场闸机自动识别系统对装车点进行煤种设定,铲车司机通过手持机进行信息确认,避免了外来车辆人员与铲车司机的直接接触,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实现系统升级、减人提效目标。
强内功素质增进提效能
该公司遵照“德·创”乐学提升计划安排,主动拓展煤质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升级、岗位人员劳动技能升级、重点客户服务等级升级“三个升级”活动,以素质提升保障工作秩序更加顺畅。
该公司把“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作为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有效举措。煤质发运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准备授课资料并进行授课,共完成授课课件23个,授课16场次。针对现场存在的“协作配煤调质”“回煤各环节配合技巧”等难题,发起“头脑风暴”论坛,组织“产、洗、销”各专业单位共同参与,借智借力发散思维,解决发运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同时,鼓励班组定期集会研究班务,总结阶段性工作,研究安全生产问题,组织自主技能培训和技能比武。目前,3个生产班已组织铲车装车技术比武6场次,进一步促进了岗位人员劳动技能提升。
(集中学习提素能)
为了做好客户服务工作,该公司营销人员购买《营销人员基本礼仪》等书籍进行集中学习,从仪态仪表、迎送礼节、沟通艺术等方面进行素质提升。做好政策学习,了解煤炭市场信息,掌握上级销售策略,做足自主营销功课。借助山能云商电子商务平台网络竞价优势,做好客户网上竞拍服务工作,提高市场活跃度,实现线上竞价和线下销售优势互补,为线下销售提供定价依据。通过网络竞价来促进产品溢价成交的局面,进一步增加产品的溢价销售数量,自8月28日以来,该公司通过网上竞拍销售精煤15.1万吨。
聚合力联动协作提效益
面临严峻市场形势和困难挑战,该公司坚持精煤战略不动摇,坚决执行原煤全入洗理念,全力推进产、洗、销深度协同。煤质发运中心、调度指挥中心、洗配煤管理办公室、选煤厂、原煤准备组等相关部门、单位协同发力,全力增加精煤产量。储煤基地组避开井下提升时间,排出两班人马加大对库存原煤回洗;调度指挥中心通知井下停止提升,清理维护皮带的技术工人立刻全员上岗,快速调整回煤翻板,开动回煤设备;洗煤厂做好人员调度,两班洗煤,一班检修,确保每日计划量保质保量完成。
(煤质采样)
该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产品效益分析的同时及时优化客户结构,主动对接驻矿营销部门,做好产品、市场、流向优化调整文章,紧紧抓住营销主动权;积极协调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针对性地申请电煤、精煤、装火车计划量,加大本矿资源发运量。截至10月31日,累计回洗原煤13.86万吨,保证了精煤产销量。
“接下来,我们要全面做足营销创效、掺配创效、精煤创效各项工作,最大限度提高煤炭产品创效能力,进一步提升矿井经营创效水平,为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经营目标任务保驾护航。”该公司副总经理李肖华表示。
(转自: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