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张勇:打造“五个经济”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

小小MT4 来源:新浪财经 °C 栏目:MT4下载

  4月1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共筑蓝色经济伙伴关系——2024 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活动中,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提出,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要着力打造开放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航运经济、包容经济等“五个经济”。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生效实施以来,催生了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张勇表示,RCEP成员的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与蓝色经济密不可分。今年是RCEP生效实施的第三年,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值此时机,携手共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共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适逢其时、意义重大。为此,他建议打造“五个经济”。

  海洋具有天然的跨界属性。张勇表示,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要着力打造开放经济。加强蓝色经济合作,必须秉承开放理念,持续推动蓝色经济领域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绿色、畅通、安全、高效的海上要素交流体系,加强成员国之间的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坚持结构性改革和对外开放,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投资壁垒,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技术创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通过开放释放红利,促进形成高水平国际分工合作。

  数字经济是RCEP的重点合作领域。张勇表示,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要着力打造数字经济。

  他介绍,中远海运集团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根据客户需求推出定制化、个性化解决方案。与海产品、热带水果等相关的智能冷箱平台,已对运营的7.9万个冷箱实现全面实时感知、实时控制,总覆盖率达到57%,为客户提供全程可视可控、冷链自主管理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中远海运发起成立的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实现了涵盖集装箱、大宗散货、原油、件杂货等主要货种的区块链电子提单的签发,促进了贸易、物流、金融的深度融合。截至今年3月,参与合作方达30家,区块链提单已签发超15万票。GSBN荣获2023年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奖金奖。

  张勇表示,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要着力打造绿色经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着重开发海洋蕴藏的“绿色”生物资源和潜在能源,例如海上风电、潮汐能利用等,发展相关“绿色”产业,另一方面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绿色”属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为贯彻国家‘双碳’目标部署,更好响应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全球航运业2050年前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中远海运积极行动,加快布局清洁能源产业。合作建设全球首个涵盖研发、生产、运输、加注、认证等各个环节的船用绿色甲醇全产业链项目。” 张勇介绍说,中远海运集团加快建设低碳船队,并推进新建船舶应用电力、混合动力和清洁能源。自主设计、建造运营的12艘2.4万标准箱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在全部投入亚欧航线后,预计每年将减少130万吨碳排放。

  他还谈到,中远海运实现了国内控股码头集装箱泊位岸电全覆盖,累计188艘船舶完成岸电改造,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0万吨。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建成全球首个零碳码头,在海南博鳌东屿岛打造零碳示范区。

  张勇表示,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还要着力打造航运经济。核心是加快建设第五代国际航运枢纽港,在区域内建设若干以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为标志、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以自由贸易港(区)为依托的关键基础设施和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跨区域经济地理枢纽。

  他表示,当前已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港口。未来的第五代港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港口为核心枢纽,构建端到端的“航运+港口+物流”立体互联互通和新型港航贸一体化生态圈。

  航运与经贸发展、地区繁荣相辅相成。张勇表示,过去二十年,东亚集装箱货物海运出口量由3670万标箱增长至近1.2亿标箱,占全球的份额由50%攀升至60%,其中,区域内贸易箱量占全球的份额由21%提升至32%。亚洲的世界工厂地位稳步发展,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通过港口联系日趋紧密。未来伴随关税减让和贸易便利化等政策红利释放,RCEP区域内经济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对供应链的敏捷、韧性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应乘势而上,抓住世界航运重心东移的契机,稳步推动中国-东盟港口联盟,不断提升区域航运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并带动船舶工业、海工装备业和海洋旅游业等相关海洋产业的发展。

  “RCEP各成员国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构建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应以更加包容的姿态促进行业变革与创新。” 张勇指出,构建区域蓝色经济产业链供应链,还要着力打造包容经济。

  张勇表示,“站在RCEP实施三年的新起点上,中远海运将锚定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愿景,全力布局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两个新赛道,大力发展全球数字化供应链、绿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船用新能源、智能航运产业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韧性航运、绿色航运、低碳航运、智能航运、包容航运‘五个航运’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先行样板。” (新浪财经 刘丽丽)